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1周,于2016年4月8日入院。1周前,无任何诱因患者双手出现散在黄豆大红斑、丘疹,伴轻微瘙痒,未治疗。皮损迅速增多,延及全身,以面部为著,日晒后皮损加重。1 d前出现低热,未治疗。患者自起病以来,同时出现口腔溃疡,无脱发、关节疼痛等表现。既往史:1个月前,全身曾出现类似皮损,至当地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32.
33.
白塞病目前多认为该病是一慢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 同时又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和特殊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造成该病诊断困难,部分病例甚至长期误诊.  相似文献   
34.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AG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6例由药物引起,1例可能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典型的AGEP表现为:在全身水肿性红斑的基础上突然出现非毛囊性、浅表性、无菌性小脓疱,伴高热。结论AGEP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药疹。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一毛囊角化病家系的ATP2A2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者ATP2A2基因突变。结果该家系先证者及其母亲、舅舅存在一个新的ATP2A2基因错义突变,即在ATP2A2基因第18外显子核苷酸2728位碱基A变成G(c.2728 A→G),导致患者在910位(p.910N→D)将天冬酰胺(AAC)替换为天冬氨酸(GAC),而该家系中其他正常者未发现此突变。结论研究结果支持单倍型遗传是毛囊角化病显性遗传的一种常见机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考察派莎防晒霜的体外释放度,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析袋-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以生理盐水为释放介质,甲醇-四氢呋喃-水-高氯酸(60∶100∶80∶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7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 12 h内,parsol1789(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累积释放度为8.2%。结论派莎防晒霜具有缓释特性和良好的防晒效能。该方法用于考察派莎防晒霜的体外释放度,操作便利、方法稳定、结果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确定咖啡因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致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咖啡因组、UVB照射组、UVB照射+咖啡因组,UVB照射剂量为30 mJ/cm2.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生化比色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UVB照射前后用咖啡因处理能使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提高、MDA产生减少,酶的活性增强.结论:咖啡因对UVB照射损伤成纤维细胞具有一定保护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损伤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确定体外当归多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与角质形成细胞(KC)NF-κB表达及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KC+银屑病患者PBMC混合培养(A组),正常人KC和正常人PBMC混合培养作为作对照(B组).当归多糖作用于两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混合细胞中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结果:A组混合培养体系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经当归多糖作用后,A组混合培养体系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水平较处理前降低(P<0.05),而B培养体系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水平较处理前升高(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IFN-γ分泌,对银屑病治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检测结果。方法:对63例儿童荨麻疹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食物及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食物过敏原IgG的总阳性率为76.19%,其中主要过敏原是鸡蛋、牛奶;食物过敏原IgE的总阳性率为41.27%,其中主要过敏原是鸡蛋、淡水鱼;食物过敏原IgG和IgE的检测结果不一致(P=0.000)。吸入性过敏原IgE的总阳性率为57.14%,其中主要过敏原是尘螨和蟑螂。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对儿童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抗体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对临床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构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gE)原核表达系统的纯化方法,并鉴定目的蛋白。方法:将VZVgE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VZVgE;用IPTG(异丙基-硫代-B-D-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蛋白回收试剂盒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纯化产物的抗原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所得到的重组质粒即为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载体pGEX-VZVgE;在IPTG诱导下pGEX-VZVgE表达分子质量为98ku的融合蛋白: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后,得到分子质量约为72ku的VZVgE,并用免疫印迹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的VZVgE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能表达重组蛋白,并建立了一套纯化VZVgE的方法;从而为VZVgE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