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林玉梅  胡华  居淑华 《中国保健》2006,14(8):121-122
本文阐述了转型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必须同步加强医德建设,说明医德建设的作用和意义,论述护理人员医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①奉献社会,为民行医;②爱岗敬业,勤奋工作;③爱心常住,温馨热忱;④尊重科学,廉洁守纪;⑤厉行节约,便民利群.最后阐述了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矾口腔膜中胡椒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胡矾口腔膜中胡椒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himadzu Shim-packvp-ODSC18(4.6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含0.1%三乙胺)(7030,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3 m.结果胡椒碱在2.5~8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其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2%,97.93%,98.69%;RSD分别为0.32%,0.28%,0.13%.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分离度、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3.
针对精神分裂症的自身免疫假说卜‘,人们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免疫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障碍「’-人也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存在细胞因子(CK)异常,但结论不尽一致,也未见细胞因子与皮质醇关系的报道。本文对白细胞介素2(卜二)、肿瘤坏死因子(TNFa)、粒细胞-淋巴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与皮质醇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回.回 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为2000年3月至10月我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符合CCMDZ.R诊断标准,共69例,其中男38例,女刀例;1型52例,11型11例,混合型6例;年龄19…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HBcAg和HBeAg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类细胞分化的影响.将64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免疫状态不同分为ATL正常组(ATL<40u/L)和ATL异常组(ATL>60u/L);HBeAg阳性组和抗-HBe阳性组.分别用重组HBcAg和HBeAg诱导感染者PBMC体外增殖.并设20例健康人群做正常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发现无论何组,在HBcAg诱导下产生TH1类细胞因子量明显高于HBeAg诱导下产生的量,TH2类细胞因子量低于HBeAg诱导下产生的量,正常对照组也得出类似的结果.提示: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的免疫状态下,均表现为HBcAg倾向诱导TH1类细胞分化,而HBeAg倾向诱导TH2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5.
患者 ,男 ,40岁。自幼生长过速 ,肢端肥大 2 0年 ,头痛 10d ,左眼视物不清 3d ,于 1997年 10月 19日入我院。查体 :身高 2 10cm ,肢端肥大 ,额高 ,鼻大 ,唇舌肥厚 ,下颌突出 ,手指、足趾粗大 ,声音粗。心、肺、腹部未见异常。颅神经检查 :视野 :左眼颞侧偏盲 ,右眼颞上象限缺损 ;眼底 :双侧视神经萎缩。视力 :右眼 1.0 ,左眼 0 .3。感觉检查 :右下肢较左侧痛觉略迟钝。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正常 ,出凝血时间正常 ,血糖、肝、肾功能正常。血生长激素 (GH) :75 0 μg/L(正常 0~ 10 μg/L) ,血促卵泡激素 (FSH) :12 .0 μg/L(…  相似文献   
56.
目的明确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老年MM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MM患者300例,其中老年患者134例,通过与非老年组各种临床因素对比观察分析老年组的临床特征;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探讨各临床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下降明显,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血钙及尿本周蛋白(BJP)阳性率明显升高。ISS分期中Ⅲ期患者在老年患者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β2-MG、ALB、ISS分期和治疗方法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MM患者具有相对较重的临床表现,多重因素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IL-12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和IL-10的动态影响. 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α2b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PBMC在PHA(100μg/ml)、HBcAg(1μg/ml)、HBeAg(1μg/ml)单独或联合IL-12(10ng/ml)体外培养48h后培养上清液INFγ和IL-10的水平. 结果 12例干扰素应答患者联合IL-12诱导,同一诱导组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同治疗前比较,IFNγ水平明显增高(P<0.01),同一治疗阶段,单独抗原诱导和联合IL-12诱导相比,联合诱导组IFNγ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IL-12对IL-10的产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HBcAg诱导组例外).8例干扰素无应答患者联合IL-12诱导,同一诱导组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同治疗前相比,IFNγ水平明显增高(P<0.01),同一治疗阶段,单独抗原诱导和联合IL-12诱导相比,联合诱导组IFNγ水平明显增高,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协同效应更为明显. 结论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IL-12对乙型肝炎患者PBMC产生IFNγ表现明显的协同效应,特别对无应答患者产生IFNγ协同效应时间明显缩短,提示IL-12 联合干扰素α可能提高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58.
我站组织专业人员及校医共二十人于1986年3月10日上午9时半至10时20分到北海市三小五①班进行体育课卫生监测。对发育及锻炼水平均一般的学生抽取20人(男女各半),测量脉搏,共10次,课前、课后10分钟各一次,课中共八次,然后根据平均脉搏计算生理负担量及生理负担指数,确定运动量大小,结合脉搏曲线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 U937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黏附培养前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寻找白备病耐药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方法 U937细胞分别悬浮培养和与 MSC 黏附培养48h,以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测定并分析黏附培养组与悬浮培养组间凋亡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U937细胞黏附培养与悬浮培养48h,G_0/G_1期细胞分别为(45.3±3.1)%和(32.6±2.1)%(P<0.05),G_2/M 期细胞分别占(2.7±0.3)%和(14.3±1.4)%(P<0.01),自然凋亡率分别为(18.4±1.5)%和(23.4±1.9)%(P<0.05)。在487个凋亡相关候选基因中,筛选出28个明显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27个,主要分类为凋亡抑制基因、促凋亡基因、细胞周期正调控基因及细胞周期负调控基因等,但以 Bcl-XL 上调最明显。1个下调基因是促凋亡基因。结论与MSC 黏附培养可导致 U937细胞生长抑制,自然凋亡率下降,其机制是多种基因作用的结果,但最主要的可能是 Bcl-XL 凋亡抑制基因上调。  相似文献   
60.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36例脑脊髓液(CSF)和25例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CSF中VI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程在1年以内和1年以上两组VI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患者血浆和CSF中VIP含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