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手术中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开腹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中因故不能行髂内动脉重建而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的患者中,术后1例出现膀胱出血,1例出现阴囊疼痛,1例出现臀部间歇性跛行,1例出现短时腹泻,1例无任何症状。4例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均获明显缓解。结论:腹主动脉瘤手术中无法重建的双侧髂内动脉可以结扎,但应慎重施行。  相似文献   
22.
体外门-体静脉无泵转流在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中采用体外门-体静脉无泵转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4例行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患者,肠系膜下静脉属支插管经体外硅胶管(充满肝素盐水)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管相接,在阻断门静脉后开通肠系膜下静脉插管,门静脉血从体外无泵转流管流入上腔静脉,观察转流前后肠道瘀血、门静脉压、血压、脉搏等变化情况。结果 门静脉阻断后肠道明显瘀血、肿胀,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血压、脉搏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无泵门静脉转流开放后,肠道瘀血、肿胀明显好转,门静脉压力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血压、脉搏恢复正常。结论 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门-体静脉无泵流具有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在血流阻断的伴有肝硬化的肝癌切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手术切除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IP组18例,肝门阻断切肝前先给予缺血5 min、灌注5 min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16例,单纯肝门阻断切肝,2组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和肝灌注1 h时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变化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术后1、3、7 d,IP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6.985, P<0.01);术后3、7 d,IP组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7, P<0.05);术后1 d,IP组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t=3.360, P<0.05)。术后1 h,IP组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771, P<0.05)。结论 IP对肝癌患者入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是通过下调Fas-mRNA表达和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该技术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多种微创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采用联合应用多种微创方法治疗22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8例,女128例,共297条肢体;其中激光联合点状切除149例,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离断(SEPS)35例,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42例。 结果:226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未出现皮肤烧灼伤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132例出现不同程度患肢皮下瘀斑,未予特殊处理,术后2~3周后均自行好转。小腿下段内侧及内踝皮肤麻木及感觉障碍58例,术后3个月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出现皮下条索状硬结、红肿及疼痛33例。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术后第30天查彩超显示所有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合。合并皮肤溃疡的35条肢体术后经换药后溃疡在不同时段愈合,最长者术后3个月,未行植皮。平均住院时间6.3 d。 结论:与单一的微创治疗方法相比,应用激光腔内闭合联合曲张静脉点式切除、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等多种微创治疗方法可针对不同类型的下肢静脉曲张进行处理,拓展了微创治疗的适应证,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5.
最近我们收治了1例临床罕见的胆囊完全钙化(“瓷胆囊”)病人,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4岁,肥胖。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7年于lop年8月7日入院。B超检查发现:胆囊轮廓清晰,未见胆囊腔回声,见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宽大声影,提示胆囊结石或胆囊钙化。CT片见胆囊呈椭圆型高密度全层钙化影,诊断为胆囊钙化。术前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钙化。于1997年8月18日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剖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脏是脂肪肝样表现;胆囊约scmx4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嵌入肝脏;胆囊壁厚,完全钙化,外覆极薄的浆膜。术后病人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26.
肝转移是内脏和腹膜后肉瘤复发的常见类型;为评价其发病率及生存率与肿瘤分级、分型、原发病灶和治疗方法的关系,作者对981例软组织肉瘤患者中发生肝转移的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81例软组织肉瘤的成年患者中65例(7%)合并肝转移.58例(89%)高分化、7例(11%)低分化.55例(85%)为平滑肌肉瘤.65例肝转移病例中,61例(94%)原发病灶在腹内,其中35例在内脏,24例位于腹膜后;原发于四肢或躯干的仅3例.各部位的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内脏62%,腹膜后16%,四肢躯干0.5%.981例软组织肉瘤患者中,324例发生远隔转移.其中212例肺转移,65例肝转移,26%为其它部位转移.原发于肢端的肉瘤转移至肺、肝比例是75:1;原发于腹膜后的肉瘤转移于肺肝比为1:1.5;内脏肉瘤为1:10.肝累及范围的确定主要依靠剖腹探查或CT.7例为单发转移灶,10例转移灶为多发、局限一叶,48例为多发、两叶均有累及.血管造影显示病灶呈多血管性.两例出现转移性平滑肌肉瘤自发破裂.  相似文献   
27.
28.
血管内斑块超声消融治疗双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应用血管内斑块超声消融治疗1例双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猪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同窝猪建立右肝下异位肝移植模型,从右颈浅静脉切开插管,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CO)、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肺动脉压(MP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 门静脉开放后HR明显升高、MAP下降(P<0.01),CO、SVR、PVR轻度增加,幅度不大(P>0.05);开放腹主动脉后MAP下降(P<0.01);CVP、PAWP、MPAP等于术中各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猪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是:门静脉开放再灌注后HR明显升高、MAP下降。  相似文献   
30.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科为1例复发性肝癌伴肝内外转移的患者施行了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切除的脏器包括胃大部、肝、胰、脾、十二指肠、近段空肠和右肾上腺,移植的异体器官有肝、胆、胰、十二指肠、胃窦部和部分空肠。手术经过顺利,移植器官全部存活,肝、胰功能于术后8天恢复至正常,无腹部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和感染,但患者意外地发生鼻后孔大出血引起窒息,心跳、呼吸骤停,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于术后19天死亡。尸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示移植器官无明显异常。我们认为,多器官联合移植从外科技术上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