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麻醉处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1岁,孕35周,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因活动后胸闷气短,BP升高10 d入院.术前检查:发绀,BP 155/120 mm Hg(1 mm Hg=0.133 kPa),HR 102次/min,杵状指趾,呼吸音粗,NYHA分级IV级,心脏听诊闻及左第2肋间3级双期杂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高危患者颈内颈脉穿刺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颈内静脉穿刺术的方法及出现渗血、血肿的原因。结果:穿刺过程中1例误入动脉,3例顺利穿刺入颈内静脉。分别于穿刺后4h内,不同时间穿刺侧颈部出现血肿,被迫施行气管插管和切开术。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出凝血机制异常,用肝素后更易发生出血。一旦发生出血,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PMV)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外科收治的15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80例,女70例,年龄≤6个月,RACHS-1分级≥3级。收集患儿一般资料、相关病史、手术类型、术前合并症及治疗情况、术中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时间、深低温及血气指标;术后延迟关胸、放置起搏器情况;术后24 h内最低OI、最高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VIS评分)、拔管失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危险因素。结果 42例(28%)患儿存在术后PMV。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RACHS-1分级、既往紫绀、既往肺炎、急诊手术、术前机械通气支持、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深低温、CPB时间132 min、术中最低pH、术中最高血糖浓度高、术中最高乳酸浓度高、延迟关胸、应用起搏器、术后24 h内最高VIS评分和最低OI及术后并发症是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B时间132 min(OR=11.04,95%CI 2.07~58.96,P=0.005),术中最高乳酸浓度过高(OR=1.53,95%CI 1.07~2.20,P=0.021)和拔管失败(OR=17.28,95%CI 2.46~121.20,P=0.004)是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PB时间132 min、术中最高乳酸浓度过高和拔管失败可作为预测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PM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术前容量治疗对微创冠状动脉搭桥(MIDCAB)患者微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MIDCAB患者82例,男57例,女25例,年龄≥18岁,BMI 15~31 kg/m2,ASA Ⅲ级,NYH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序列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容量治疗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1例。T组麻醉诱导前根据被动抬腿试验,以ΔSV≥16%为目标进行术前容量治疗;C组术前不进行容量治疗。记录麻醉诱导前30 min、麻醉诱导后30 min的组织氧饱和度(StO2)、组织氧恢复时间(tM)、组织氧恢复斜率(RecStO2)、组织氧下降斜率(DesStO2)、SBP、DBP、MAP、Hb、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vO2)、氧摄取率(OER)、pH和Lac。

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30 min比较,麻醉诱导后30 min T组MaxStO2和MinStO2明显升高,tM明显缩短,DesStO2明显降低(P<0.05);C组MaxStO2和MinStO2明显升高,tM明显延长,RecStO2和DesStO2明显降低(P<0.05)。麻醉诱导前后30 min两组BaseSt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麻醉诱导后30 min T组tM明显缩短,RecStO2明显升高,SBP、DBP、MAP明显升高,Lac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基于被动抬腿试验的术前容量治疗可改善麻醉诱导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微血管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