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 探讨各种深度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  6 8例各种创伤所致的 72处深度创面 ,利用邻位皮瓣 4 0个 ,带蒂皮瓣 2 3个 ,岛状皮瓣 4个 ,肌皮瓣 2个 ,游离皮瓣 3个 ,在早期扩创 ,清除坏死组织后一期修复创面。结果  72个皮瓣中除 1个游离皮瓣远端皮缘部分坏死外 ,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皮瓣是一期修复各种深度创面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2.
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确定问题,检索有关文献,评价相关实证,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开展循证护理后EICU住院患者714例,并发静脉炎20例;开展循证护理前EICU住院患者678例,并发静脉炎36例)。结论循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3.
PDCA循环在ICU进修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CA系统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由美国著名统计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PDCA是由英语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组织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规模、精密监护治疗仪器的配置质量、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护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所医院急救医疗水平的主要标准,同时也是等级医院评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基于SHAP法观察以临床、病理、MRI特征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定量参数联合模型预测宫颈癌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表达的价值。方法 采集63例治疗前初诊宫颈癌盆腔MRI,并对病理标本行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PD-1表达阳性与阴性组、PD-L1表达阳性与阴性组临床、病理、MRI表现及IVIM参数(真实弥散系数D、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的差异,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PD-1及PD-L1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宫颈癌PD-1及PD-L1表达阳性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以SHAP法解释其中各变量的贡献价值。结果 PD-1阳性组与阴性组、PD-L1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肿瘤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及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GO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D值均为宫颈癌PD-1/PD-L1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以之建立的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及0.89。根据SHAP值,联合模型中FIGO分期和肿瘤病理分级的贡献最大。结论 以宫颈癌临床、病理、MRI特征及IVIM参数D值构建的联合模型可有效预测其PD-1/PD-L1表达。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临床特征、乳腺X线摄影(MG)及MRI表现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90例非肿块样强化(NME)乳腺癌或乳腺炎患者为开发组, 另前瞻 性招募同一医院159例乳 腺NME病变患者为验证组。对开发组临床、MG及MRI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并建立临床-MG、临床-MRI-及临床-MG-MRI-模型,于验证组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以SHAP分析评估临床-MG-MRI模型中各参数的贡献价值。结果 共纳入549例549处NME病变,含408处乳腺癌及141处乳腺炎病灶,开发组含305处乳腺癌及85处乳腺炎,验证组含103处乳腺癌及56处乳腺炎。年龄、绝经状态,MG所示可疑钙化,MRI所示病变大小、分布、脂肪抑制T2WI信号强度、内部强化特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均为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P均<0.05)。临床-MG-MRI模型在开发组的曲线下面积(AUC)(0.91)高于临床-MG(0.79)及临床-MRI模型(0.87)(Z=2.341、5.067,P均<0.05),在验证组的AUC为0.90。临床-MG-MRI模型中,年龄、病变大小、可疑钙化和病变内部强化特征对于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的贡献较大。结论 联合应用临床特征、MG及MRI表现能有效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癌与乳腺炎。  相似文献   
206.
高血压是目前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疾病,而衰弱是老年人的生理储备能力下降引起机体易损性升高、抗应激能力下降的非特异状态,在受到较小刺激时即可产生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衰弱和高血压常于老年人群中同时存在,相关诊疗指南建议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采用降压药物降压时也应开展衰弱状态评估,按照患者的生理情况开展降压治疗的风险和获益测评,这对于临床采取个性化降压治疗方案和确定降压目标、提高老年高血压的管理质量有一定益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其个性化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7.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后残余小病灶病理完全缓解(pCR)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NAT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为外部验证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及NAT前、后MRI影像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残余小病灶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HER2阳性,Ki-67高表达和较低的早期信号强化率是乳腺癌NAT后残余小病灶pCR的独立预后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在验证组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95,95%CI 0.85~0.99)和校准能力(C指数=0.93,95%CI 0.88~0.98)。结论: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乳腺癌NAT后残余小病灶pCR上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8.
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是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慢性病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结合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具体工作实际,以开展村级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为契机,对糖尿病患者如何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方法、内容上如何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9.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简称新冠感染)正全球大流行,截至2022年6月5日,全球已报告超过5.29亿例确诊病例和超过600万例死亡病例[2]。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是导致以多种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等)共存为特征的新冠感染的病原体[2]。  相似文献   
210.
目的 观察乳腺X线摄影(MG)、MRI及病理联合诊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60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包括Luminal A型147例,Luminal B型277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65例及三阴型111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MG、MRI及病理特征,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不同分子分型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病理模型(模型1)、MG+病理模型(模型2)、MRI+病理模型(模型3)及MG+MRI+病理模型(模型4),评估其诊断价值,并以SHAP分析评估最佳诊断模型中各参数的贡献价值。结果 组织学低分级浸润性导管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MG假阴性、无恶性钙化及“流入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为Luminal A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腋窝淋巴结转移、恶性钙化及毛刺征为Luminal B型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组织学高分级浸润性导管癌、恶性钙化、毛刺征、非肿块样强化(NME)及较高表观弥散系数为HER-2过表达型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组织学高分级浸润性导管癌、无恶性钙化及无毛刺征为三阴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