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21.
给雄性大鼠补肾阳中药淫羊藿和补肾阴中药女贞子。从分子水平探讨补肾中药对雄性大鼠杏仁核和皮质项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mRNA的调节表达差异,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 mRNA表达量。结果:淫羊藿组、女贞子组大鼠杏仁核、皮质顶叶雌激素受体ERα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而淫羊藿组杏仁核、皮质顶叶雌激素受体ERβ mRNA表达量高于女贞子组且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女贞子杏仁核ERβ mRNA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补肾中药可能对ERβ具有调节作用。实验结果与“对雌激素的调节补肾阴药物应优于补肾阳药物”的传统中药理论不一致,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22.
目的:观察并比较固表解毒合剂等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15%干酵母悬液10mL/kg后立即以固表解毒合剂灌胃给药,同时以不同中药及阿司匹林为对照,于给药后1、2、4、6、8h测体温,求出各测定时刻体瘟相对于正常体温的变化值。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在给药后的1h体温升高不明显,且在4、8h可显著降低体温的升高(P〈0.05~P〈0.01)。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23.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和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开发和研究新的、针对该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成为目前肿瘤学术界和广大患者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拟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α链(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IGF1-αR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 G柱纯化分离单克隆抗体;MTT法、Ki67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SPCA-1、A549肺腺癌细胞株在培养条件下于24 h后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细胞倍增速度快;IGF1-αR单克隆抗体干预后,SPCA-1、A549两组细胞均生长缓慢,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Ki67表达也显著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制备的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IGF1-αR高表达的SPCA-1、A549肺腺癌细胞亚群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4.
选取具有良好抗肿瘤作用的灵芝、女贞子、白花蛇舌草、夏枯草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对接法,分析其多靶点抑瘤作用,建立中药抗肿瘤药物多靶点作用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25.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集中介绍血管外阻断法、血管内阻断法、去大脑皮层法、VD自发模型、光化学反应法等数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开展血管性痴呆实验研究者提供参考.指出其他可行方法,如光代学法、脑血管定位阻断法,都适用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是一种可行方法.认为如能制作出肾虚血瘀、气滞痰阻等不同证型的动物模型将能更加有力地证明中医药治疗VD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6.
在中国血管性痴呆(VD)是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第四位死因,已成为威胁高龄人群生命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关于VD的病理、生化变化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对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偏实证组30例,偏虚证组45例)采用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15名作对照。并对其中2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ET水平偏实证组较偏虚证组升高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ET水平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浆ET水平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虚、实辩微观辩证参考者指标之一.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在肝脏病理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8.
对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机构概况、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布局、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布局、创新单元布局及其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调研与总结,以期对我国医学科研机构的科研布局与战略规划提供相关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229.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新型亲水支架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热致相分离/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备了聚乳酸(PDLLA)以及聚乳酸与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LA)复合的PDLLA/PELA组织工程支架。讨论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PELA含量及组成比对于支架内部结构、力学性能、降解行为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致相分离/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备的支架,具有100~250μm大孔与5~40μm小孔兼备的特殊内部结构,PEG含量愈高、PEG分子量愈小,支架的孔隙率愈大。PDLLA/PELA比率的减小,PEG/PLA比率的增大会引起支架力学性能的下降和降解的加速。材料无细胞毒性。当支架中PDLLA/PELA为3∶1,PEG 5000/PLA为25∶75时,其内部孔形态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30.
初步建成脉诊信息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利用传感器设备实时检测脉象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传送到医疗数据中心,依托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实现对传感器设备、计算、存储数据、网络等资源统一管理,经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