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患者,女,47岁。因面部红斑2年,躯干、双上肢红斑、水疱4个月,复发2个月于2015年11月入我科。入院前2年,患者面颊出现火柴头大红斑,伴畏光,院外诊治20余天后出现意识丧失,入住我院风湿免疫科,完善白细胞计数:2.34×10~9/L(3.5~9.5×10~9/L);24 h尿蛋白量:0.27 g/d(〈0.15 g/d);补体C3:0.1750 g/L(0.785~1.52 g/L),补体C4:0.0549g/L(0.145~0.360 g/L),抗核抗体:(++)1∶1000颗粒型,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胸部CT:双肺斑片、磨玻璃影。  相似文献   
82.
肥胖患者的麻醉有很大特殊性,围术期的呼吸管理充满挑战。本文就1例肥胖患者行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毕发生急性肺水肿的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及评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8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另选取2020年9—11月于本院...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sIgG)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表型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5家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活动期CSU、皮肤划痕症(SD)、急性荨麻疹(AU)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种食物抗原sIgG抗体和总IgE抗体, 免疫印迹法检测20种变应原sIgE抗体, 化学微粒子发光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IgG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IgG抗体。两组间和多组间正态分布计量数据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组间非正态分布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纳入CSU患者248例, SD患者22例, AU患者15例, 健康对照13例。以sIgG ≥ 100 IU/ml(2+及以上)为阳性标准, CSU组、SD组和AU组的食物sIgG阳性率(176/248, 70.97%;15/22, 68.18%;11/15)略高于健康对照组(7/13), 但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0, P = 0.615)。248例CSU患者中, s...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运动对发育期多次异氟烷处理大鼠成年后物体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生后7d(P7)的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ive),运动组(Naive+PE;P21开始,跑台30min/d,5次/周,连续6周),异氟烷组(Iso;P7、P9、P11吸入异氟烷2h,共3次)和异氟烷运动组(Iso+PE).P67(运动结束即刻)对4组大鼠进行旷场和物体识别行为学测试,P95(运动结束后4周)再次进行物体识别实验,记录大鼠的旷场及新旧物体识别行为学表现.结果 运动对各组大鼠成年后旷场试验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aive相比,P67时Iso组雌性大鼠辨别指数(DR)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而Iso组雄性大鼠P67和P95时两次测试DR均有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P=0.052).与非运动组相比,无论是否经过异氟烷处理,运动组雄鼠DR均明显增强(与Naive组及Iso组比较,P67时P=0.050、P=0.017,P95时P=0.037、P=0.019);与Naive组相比,运动组雌鼠P67时DR无明显差异,但到P95时明显增强(P=0.004);与Iso组相比,P67时运动组DR显著下降(P=0.036),而P95时有增强趋势(P=0.095).与雄鼠相比,P67时非运动组雌鼠DR明显增强(Naive组,P=0.022;Iso组,P=0.011),到P95时,仅没有经过异氟烷处理的两组雌鼠DR高于雄鼠(Naive组,P=0.008;Naive+PE组,P=0.017).结论 发育期多次异氟烷处理对大鼠成年后非空间记忆的物体识别能力无明显损害;发育期接受规律运动能够促进大鼠成年后的物体识别能力,雄鼠的运动获益较大,而雌鼠的运动获益仅体现在远期效果上.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6例BSL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男2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34岁.6例均表现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张力性水疱、大疱,3例水疱、大疱排列呈环状.6例患者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大于4.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或裂隙;直接免疫荧光均表现为基底膜带线状IgG、IgM、IgA沉积,其中基底膜带线状C3沉积4例,线状C1q沉积2例.6例均予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治疗;2例加用环磷酰胺.随访6例均发生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结论 BSLE多见于中青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或裂隙,直接免疫荧光见基底膜带线状IgG、IgM、IgA或C3沉积.  相似文献   
87.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阴道乳酸杆菌变化及粘膜免疫状况的改变。方法收集2011年1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正常孕妇28例,胎膜早破30例,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乳酸杆菌及阴道其他菌群检测,并进行细胞因子IL-2浓度、IL-6浓度、TNF-α浓度的测定。结果胎膜早破组细菌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乳酸杆菌(13例,43.33%)、阴道加德纳氏菌(10例,33.33%)、粪肠道球菌(8例,26.67%)、溶血葡萄球菌(7例,23.33%)、粪链球菌(4例,13.33%)。胎膜早破组阴道乳酸杆菌的检出率较正常妇女和正常妊娠妇女明显降低,阴道加德纳氏菌检出率明显增高;阴道分泌物中IL-6、TNF-α水平胎膜早破妇女较正常妊娠妇女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组阴道乳酸杆菌菌群分布较正常妊娠妇女组明显降低,推测乳酸杆菌失去优势后,其他细菌,包括需氧菌与厌氧菌过度生长,细胞免疫反应增强,局部炎症反应增加,可能为胎膜早破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观察大鼠生后发育期外周组织损伤对其成年后痛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生后1、4、7、14、21、28d SD大鼠,每时间点4窝,每窝10只.每窝大鼠均随机均分为损伤组(皮下注射蜜蜂毒20μl,n=20)和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μl,n=20),饲养2个月至大鼠成年后,测定自发缩足反射次数、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以反映大鼠成年后的基础痛阈,然后两组大鼠均给予0.4%蜜蜂毒50μl皮下注射,测定其痛反应性及痛阈改变情况.结果 大鼠生后不同时间给予蜜蜂毒或生理盐水处理,成年后基础热痛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生后21d前给予蜜蜂毒处理的大鼠成年后基础机械痛阈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损伤组大鼠成年后蜜蜂毒引起的持续自发痛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生后1 ~ 28d给予蜜蜂毒或生理盐水处理的大鼠成年后原发性热痛敏无明显差别(P>0.05),但生后4~21d给予蜜蜂毒处理的大鼠成年后并不诱致机械痛敏或触诱发痛,而生理盐水处理可引致成年后原发性机械痛敏.生后21、28d给予蜜蜂毒处理可显著增强成年后蜜蜂毒诱致的机械痛敏或触诱发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大鼠生后发育期不同时间点给予蜜蜂毒伤害性刺激可明显影响其成年后的基础机械痛反射阈值和机械痛敏感性,但对成年后基础热痛潜伏期和热痛敏感性无显著影响.生后21d可能是大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