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7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为法定工作时间进入急诊室抢救的患者,对照组为非法定工作时间进入抢救室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生理指标及抢救成功率差异;并根据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进行分及患者转归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中乳酸含量、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Fib)、死亡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97例患者存活77例,抢救无效死亡20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PH值、PaO2、PaCO2、血液中乳酸含量、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Fib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PACHEⅡ评分<20分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APACHEⅡ评分≥20分的对照组患者死亡率46.67%高于对观察组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20分的呼吸衰竭患者入急救室时机对患者的转归无影响,但APACHEⅡ评分≥20分的患者,入院时机会对患者结局产生影响,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因入院时机造成的患者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42.
李育 《安徽医药》2015,(3):573-575
目的:对丹参对人口腔黏膜白斑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该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2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病理组)以及100例同期口腔检查正常成年人(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病理组患者确诊后给予口服丹参片治疗2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组口腔检查当天以及病理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结束治疗1个月后和结束治疗3个月后口腔黏膜白斑中 MMP-2及 MMP-9表达,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组患者治疗前其病灶组织 MMP-2和MMP-9阳性表达相比正常组明显增加(P <0.05);病理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其病灶组织 MMP-2和 MMP-9阳性表达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患者治疗2个月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可达97.3%,较结束治疗后1个月有明显增长(P <0.05),而患者在结束治疗3 个月回访其临床治疗效果相比结束治疗1个月并无明显变化(P >0.05),且治疗结束一年后患者癌变发生率为1.9%。结论丹参治疗可有效改善口腔黏膜白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抑制其癌变进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2-07—2014-07我院收治的10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52例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52例加用巴氯芬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治愈率30.77%,总有效率82.69%,观察组治愈率40.38%,总有效率90.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上,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肌酐、血小板、谷丙转氨酶、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4.
陈艳  李育  王明艳  范欣生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26-226,22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内毒素(LPS)作用不同时程对气管上皮细胞(HBE)的损伤作用。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BE,加入LPS的终浓度分别为0.02μg/ml、0.04μg/ml、0.06μg/ml、0.08μg/ml、0.1μg/ml、0.2μg/ml、0.4μg/ml、0.6μg/ml、0.8μg/ml、1.0μg/ml,在培养箱内分别孵育24h、48h后,采用MTT比色法于酶联免疫测定仪490nm波长处测定OD值。结果作用24h后,各浓度LPS对HBE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其中以0.1μg/ml作用最为明显(0.4080±0.0217 vs 0.3800±0.0100,P〈0.01);作用48h后,各浓度LPS对HBE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其中以0.1μg/ml作用最为明显(0.3900±0.0122 vs 0.3060±0.0230,P〈0.01)。结论根据LPS致气管上皮细胞损伤的量效及时效关系,选择0.1μg/ml作用24h作为细胞刺激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5.
46.
用水提醇沉法对海芋分部提取,并观察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酵母性发热的抑制作用及对大鼠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芋对大鼠酵母性发热抑制的有效部位主要在醇溶部分;大鼠酵母性发热的体温上升与下丘脑中PGE2含量上升呈中度正相关(r=07254,P<0001);海芋解热作用机理与其对下丘脑中PGE2升高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7.
本科生理教学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我校近20年的生理学教学现状,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分析昆明市经性途径感染HIV-1的人群中HIVgag基因亚型流行情况,为科学客观地分析昆明市HIV流行传播模式的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2005~2007年间所发现的经性途径感染HIV-1的昆明市本地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取得他们口头知情同意后,利用问卷调查表进行"一对一"的当面调查,并采集血样,提取血液细胞DNA,对HIV前病毒的gag基因进行套式PCR扩增、纯化,测序,所得序列经过质量评价、校对、整理后,利用MEGA3.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通过使用洛斯阿拉莫斯HIV核酸序列库和美国NCBI提供的在线分析工具,对所获得序列进行在线比对,根据在线比对结果与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来判定序列所属HIV基因亚型。[结果]40名研究对象所感染HIV-1gag基因被成功扩增、测序、判定基因亚型。其中2人所感染HIV为CRF01-AE重组型,7人为CRF07-BC重组型,21人为CRF08-BC重组型。研究对象年龄在18~64岁之间;女性24人,男性16人;已婚者占80.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0%;农民所占比例达57.5%。[结论]2005~2007年间所发现的经性途径感染HIV-1的昆明市本地感染者中,重组型毒株占据了绝对优势,流行情况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普外科有明显术前焦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术前患者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耐受力,减轻患者在术中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分析择期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性.方法:收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2019年非重复临床分离肠杆菌目细菌,分析其中CRE的菌种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9)标准判断结果,并将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得到CRE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共收集7806株肠杆菌目细菌,其中CRE菌株247株,分离率为3.2%(247/7806).分离获得的CRE,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102株(41.3%)、产气肠杆菌51株(20.7%)、大肠埃希菌38株(15.4%)、阴沟肠杆菌23株(9.4%)、产酸克雷伯菌7株(2.8%);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血液等;科室分布主要为外科、急诊科、心血管科、针灸科等;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为:61~70岁、71~80岁、81~90岁.此三个年龄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年龄人数,同时20岁以下和90岁以上患者人数相对较少;药敏情况为:CRE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呈现很高耐药率,皆达90%以上,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5%、84.9%、91.3%和89%,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50.1%,均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我院CRE患者临床分布广泛,以老年患者居多,CRE患者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较大程度增加了治疗难度,应加强该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探索中药治疗途径,中西医并用,有效阻止耐药菌株的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