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4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医药卫生   630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茶多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茶多酚能否减弱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EC)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用含20%小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0.25 mmol/L HCY组,培养液中加入HCY使其终浓度为0.25 mmol/L;1 mg/L茶多酚 +0.25 mmol/L HCY组;2 mg/L茶多酚 +0.25 mmol/L HCY组;4 mg/L茶多酚 +0.25 mmol/L HCY组。培养72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同时检测培养液中的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浓度或活性。结果:浓度为1、2、4、8 mg/L茶多酚组与HCY组相比,(1)细胞形态规则性增强,立体感增加,细胞内颗粒减少;(2)细胞周期检测提示茶多酚组细胞S期比例增多;(3)功能实验提示,茶多酚组EC释放的血管舒张因子NO浓度较HCY组高;而血管收缩因子ET低;(4)MDA含量和GS H-Px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茶多酚有抑制HCY对EC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2.
热休克蛋白27在实验性青光眼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大鼠眼压升高后热休克蛋白 2 7(HSP2 7)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 5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和sham对照 (假手术 )组。采用电凝鼠巩膜表面至少3组静脉及角膜缘周围血管 ,减少房水静脉回流升高眼压。观察手术后 1、2、3、4及 8周大鼠眼压 ,同时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中HSP2 7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高眼压组右眼术后眼压明显升高。术后 1周眼压 :(30 .12± 5 .18)mmHg(1kPa =7.5mmHg) ,1周后眼压基本稳定。术后各时间点高眼压组右眼眼压与术前、左眼及sham对照组右、左眼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视网膜中HSP2 7阳性表达主要表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内及神经纤维层中 ,HSP2 7阳性表达率在术后 1、2、3、4及 8周 ,高眼压组右眼与左眼、sham对照组右、左眼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同时发现视网膜中HSP2 7阳性表达随着眼压升高及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增强。结论 内源性HSP2 7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表达增强可能在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李燕  李娜 《工企医刊》2004,17(6):89-89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浅Ⅱ度~深Ⅲ度面积约11%~47%患儿38例,患儿伤后48小时内大量体液渗出和丢失可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尿少,心率快。呼吸浅速和手足发凉。给静脉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而补液是治疗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这就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术,现将其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李燕 《工企医刊》2004,17(2):74-75
1.1洗胃方法不当就诊时间过长,首次洗胃和服药时间相距过长。洗胃效果欠佳,洗胃前选择胃管内径细小,洗胃过程长;洗胃时食物残渣阻塞洗胃管,使之不畅;洗胃时未先抽吸净胃内容物就灌洗,每次洗胃液灌入量过多,使毒物冲开幽门括约肌,顺肠而入,洗胃未洗净即终止。24小时内未反复洗胃,胃皱襞内残留毒物随胃蠕动再次排入胃腔,据报道5  相似文献   
95.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世界上每年大约有50万例新增病例.现已明确,宫颈癌是一种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明确相关的肿瘤,90%以上的宫颈癌HPV呈阳性[1].  相似文献   
96.
目的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上,研究七叶皂甙钠对再灌注后视网膜组织内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七叶皂甙钠处理组,每组30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 h,然后再灌注.异搏定组腹腔注射七叶皂甙钠1.5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分别检测1、6、12、24、48、72 h各时段大鼠视网膜内的Caspase-3的光密度变化及视网膜平均凋亡发生率,每时段大鼠各5只.结果再灌注后视网膜内Caspase-3的表达位于光感受器细胞层.再灌注后1、6、12、24、48、72 h,在生理盐水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067±0.004、0.923±0.045、1.962±0.377、3.793±0.860、2.039±0.427、1.332±0.109,而在七叶皂甙钠组分别为0.039±0.001、0.801±0.036、1.136±0.173、2.180±0.621、1.584±0.201、0.869±0.024.七叶皂甙钠对Caspase-3的平均抑制率为32.8%.视网膜细胞凋亡主要出现在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偶尔出现在外核层.细胞凋亡平均发生率在对照组分别为1.8±0.1、7.1±0.2、18.2±1.4、34.7±2.1、22.6±0.9、16.3±0.4,而在七叶皂甙钠组分别为1.7±0.2、4.2±0.6、11.9±1.1、17.8±0.9、13.5±0.7、6.8±0.4,七叶皂甙钠对细胞凋亡的保护率平均为38.1%.结论七叶皂甙钠可以下调再灌注后视网膜内Caspase-3的水平,从而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的不同组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笔者对56例偏头痛患者予以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并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40例,年龄17岁 ̄65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3 ̄40年,平均12年。56例均确诊为偏头痛,诊断按《神经病学》标准[1]。入选病例近3个月内均有反复发作,每个月发作大于2次。该组病人既往均无抑郁病病史及锥体外系的症状。1.2治疗方法在养成规律生活方式,避免诱因等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60岁给予氟桂利嗪10mg…  相似文献   
98.
2002年6月~2005年10月,我们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VIg)联合环孢素A(CsA)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重型再障15例,与1998年1月~2002年5月采用传统的CSA、雄激素及多种维生素治疗的2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病  相似文献   
99.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已把临床实践教学纳入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估指标。但目前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统一、成熟、完整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中医本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科学的中医临床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进而实现中医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医教育界面临的一个严峻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管内皮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关系。方法2004-07-11由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对济南市区部分小学生查体,从中筛选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儿童各30例。专人测定血压及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测定血脂及血浆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肥胖儿童皮褶厚度、WHR、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AI、vWF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则显著下降。vWF与SBP、WHR、TC、AI呈正相关,与ApoA1呈负相关。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管内皮凝血功能障碍,其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增加了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及高血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