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研究霍乱毒素(CTx)对视网膜cAMP水平及视网膜节细胞存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视神经远端(颅内)切断,玻璃体内注射CTx,采用荧光逆行示踪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显示存活的视网膜节细胞及节细胞层凋亡的细胞,Brown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间点视网膜cAMP的水平。结果 远端切断视神经后各时间点cAMP水平均低于玻璃体内注射霍乱毒素组。视神经远端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玻璃体内注射霍乱毒素后,节细胞平均密度明显提高,细胞凋亡数也明显少于单纯视神经切断组。结论 表明霍乱毒素可提高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cAMP水平并具有促受损视网膜节细胞存活及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神经肽Y(NPY)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NPY样免疫反应仅存在于无长突细胞中。在102个免疫反应阳性无长突细胞中,92%为Ⅰ型,8%为Ⅱ型。NPY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分布于内网层并密集呈三条带,分别位于第1亚层,第2、3亚层交界处和第4、5亚层之间。在视网膜平铺片上,NPY样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均匀分布于视网膜中央区和周围区,其密度为27±8个/mm~2(均数±标准差)。它们的树突野呈对称和非对称两型,前者的树突野大小为300—500μm×100—300μm,后者的长突约为200—400μm。  相似文献   
143.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研究LANT-6免疫反应神经元在成年兔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结果表明,LANT-6免疫阳性细胞体仅位于节细胞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0~40μm,胞体可发生1个或多个树突伸向内网层,在神经纤维层偶见免疫视神经纤维。LANT-6免疫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各个区,细胞密度以视纹最高,其平均密度为378.3±(30)/mm2,从视纹向边缘区密度变少,中央区、外围区和边缘区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02±(10)/mm2、114.3±(15)/mm2和21.6±(7)/mm2。双标实验的结果表明,兔视网膜的LANT-6免疫神经元是视网膜节细胞。上述结果提示LANT-6可能对视网膜节细胞与视觉中枢之间的神经传递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4.
黄连素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黄连素体外定向诱导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用全骨髓细胞悬液体外扩增和纯化骨髓间质干细胞。选用第5代以后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用含10 μg/L碱性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完全培养液预诱导24 h,后更换含黄连素的无血清DMEM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第5代后细胞形态达到均一,成梭形。加黄连素诱导1h-8 h,间质干细胞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突起,形似神经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黄连素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45.
朱永红  李海标 《解剖学报》2003,34(5):458-46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插入外周神经和玻璃体内注射CPT 环磷酸腺苷对轴突损伤的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 方法  2 0只成年金黄地鼠随机分 4组 ,每组 5只。切断视神经 (ON)并缝接坐骨神经为再生对照组(attachedgraft,AG) ;ON切断并缝接坐骨神经后再于玻璃体内注射CPT cAMP和 或插入一小段自体坐骨神经 (SN)为实验组。采用逆行示踪标记术 ,观察视网膜平铺片节细胞数。 结果  1 对照组 (AG) ,视网膜再生的节细胞数为 :142 8± 2 84个 ;2 外周神经组 (AG +SN) :每个视网膜再生的节细胞平均数为 2 2 2 0± 415个 ;3 CPT cAMP组 (AG+cAMP) :每个视网膜再生的节细胞平均数为 2 175± 36 4个 ;4 外周神经和CPT cAMP联合组 (AG +cAMP +SN) :每个视网膜再生的节细胞平均数为 42 5 5± 82 0个 ;其中 ,AG +SN、AG +CPT组同AG组相比存在差异显著性 (P <0 0 1) ;AG +CPT +SN组同AG、AG +CPT和AG +SN组相比均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玻璃体内注射CPT +cAMP或联合应用外周神经和CPT cAMP可大幅提高受损视网膜节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观测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施万细胞(SCs)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细胞(NSCs)分别与NT-3基因修饰SCs(NT-3-SCs)、LacZ基因基因修饰SCs(LacZ-SCs)和SCs在体外共培养,7d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NSCs的分化并计算其中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结果:NSCs在体外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F阳性)和神经胶质样细胞(GFAP阳性),与未基因修饰的SCs相比,NT-3-SCs能更有效地提高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而LacZ-SCs与SCs没有明显区别。结论:NT-3-SCs能促进N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霍乱毒素(CTx)及外周神经对成年金黄地鼠远端视神经受损后视网膜谷氨酸((Glu)能节细胞(RGCs)再生的作用。方法:远端切断视神经并缝接自体坐骨神经(AG),玻璃体内注射CTx及/或植入小段坐骨神经分支(SN)。动物分为AG CTx组;AG SN组;AG SN CTx组,分别存活4W、5W,荧光金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法标记再生的RGCs。结果:术后5W,AG CTx组;AG SN组;AG SN CTx组Glu免疫反应阳性RGCs再生数分别占再生总数的4.25%、2.50%及6.00%,AG SN组与AG SN CTx组间差异显著。结论:CTx与SN能协同促进视神经远端切断后Glu能节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148.
<正> IBMX(3-异丁基-1-甲基黄嘌吟,3-isobutyl-1-methyl-xanthine)是胞内cAMP降解酶-磷酸二酯酶(PDE)的非特异性抑制剂,可通过抑制cAMP的降解而有效提高胞内cAMP的水平,而cAMP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可以转导多种因子的跨膜信号.最近有报道,IBMX通过提高胞内cAMP水平抑制HL60细胞的凋亡,目前对IBMX是否可以促进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及其促进中枢神经元存活的作用机制不清楚,它是否通过提高胞内cAMP水平,后者再作用于神经营养因子或其它胞内信号系统的某些位点而起作用,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应用荧光逆行标记技术,观察玻璃体内注射IBMX对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1)正常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为1975±283/mm~2(2)视神经切断5、7、14 天后,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下降至:1010±131/mm~2,782±55/mm~2和214±30mm~2;(3)给予DMSO/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在上述各时间段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与单纯视神经切断组结果相似;(4)给予IBMX的实验组在5、7、14天视网膜节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402±69/mm~2;1182±194mm~2和483±17/mm~2,与视神经切断组和DMSO/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段上均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