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打针吃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或经历过的事情。从头痛脑热,到开刀手术,都需仰仗药物的帮助,即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最重要、最广泛的基础手段,是药物应用于防病治病的具体实践。 从用药开始到疾病治愈,表面上看似乎过程并不复杂,实际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专业知识。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中,从开始用药到发挥治疗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这是药物在人体中的四  相似文献   
72.
患男,21岁。不慎被10kV高压电击伤并昏迷,同伴施以人工呼吸约2min后患苏醒。在当地医院抢救后,曾转到另一农业用地医院,其间静脉输入等渗盐水500ml,200g/L甘露醇250ml。由于该院条件有限,伤后3h转入笔单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膈神经电生理功能及吸气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对86例脑卒中患者及42例同龄志愿者进行膈神经运动传导及吸气功能检测,分析脑卒中后健、患侧膈神经电生理及吸气功能变化。结果:卒中组较对照组吸气肌力指数、峰值吸气流速、吸气体积均显著下降(P0.05);卒中组患侧膈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较健侧及对照组延长(P0.05),健侧与对照组间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健侧波幅较患侧及对照组增高(P0.05),患侧与对照组间波幅未见明显差异;卒中组健、患侧获得最大波幅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吸气功能显著下降,患侧膈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伴兴奋性降低;膈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为脑卒中后膈肌功能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4.
妇人之生,以气血为本,妇人的经、胎、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血液的盛衰、畅滞密切相关,各种原因导致气血失调,血行瘀滞而影响到冲任胞宫者均可从各个方面影响到妇人的生理功能,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而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在幼年性慢性进展性肾脏病不同时间点肾组织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表达对肾组织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与肾纤维化的相关性。并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干预作用。方法用5/6肾切除残肾幼年大鼠为模型,分为不治疗组、治疗组、假手术组。于实验开始,4、8、12周为时间点,检测体质量、血压、尿蛋白定量(24h)等。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SP-1、血浆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表达趋势。分析上述指标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判断ACEI的干预效果。结果不治疗组残肾组织中tPA和uP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PAI-1的表达增加。治疗后大鼠残肾组织中tPA、uPA表达明显增加,PAI-1表达明显减少。5/6肾切除大鼠各组残肾组织中TSP-1和TGF-β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上调,且呈同步上调趋势,治疗组TSP-1和TGF-β1表达则明显趋于下调,治疗组残肾组织TSP-1表达在组织定位上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趋势呈正相关,TSP-1表达与TGF-β1和PAI-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与uPA和tP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SP-1和TGF-β1是促进肾纤维化的重要因子,TSP-1高表达通过影响tPA、uPA、PAI-1及其平衡导致肾组织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发生紊乱而促进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5/6肾切除残肾慢性肾衰幼年大鼠慢性进展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相关蛋白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动态表达趋势.方法 72只3-4周龄幼年SD雌性大鼠,随机将其分为假手术组(n=24)、5/6NX未治疗组(n=24)和5/6NX治疗组(n=24).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慢性残肾肾衰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于模型成功后第2,4,8,12周分别检测残肾组织中α-SMA、E-cadherin的表达.结果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5/6NX未治疗组肾小管间质病变日趋明显,表现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塌陷及肾小管间隙加宽,并进行性形成纤维化病变.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α-SMA在5/6NX未治疗组和治疗组中表达强度均呈增高趋势,除第2周外,相同时间点α-SMA在各组的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治疗组表达最高,治疗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E-cadherin在5/6NX未治疗组和治疗组中表达强度均呈降低趋势,除第2周外,相同时间点E-cadherin在各组的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治疗组表达最低,治疗组次之,假手术组最高.结论 5/6肾切除残肾慢性肾衰幼年大鼠在其肾损伤过程中存在EMT现象,α-SMA和E-cadherin是EMT的标志性蛋白,给予ACEI和ARB干预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寻找miR-320b靶基因,探讨其参与T2DM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4种在线软件Target Scan、MIRDB、DIANA TOOLS和miRmap预测miR-320b靶基因。采用在线软件VENNY2.1选取4种预测结果交集。在线数据库String查询靶基因编码蛋白质间的相关性,筛选其候选靶基因。采取全基因合成方式合成野生型及突变型靶基因双荧光素酶重组Psicheck-2质粒载体,Sanger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选取对数生长期293T细胞分为6组:野生型质粒+miRNA阴性对照组(Psicheck2-PTEN-WT+NC)和野生型质粒+miR-320b mimic组(Psicheck2-PTEN-WT+mimic);突变型质粒+miRNA阴性对照组(Psicheck2-PTEN-Mut+NC)和突变型质粒+miR-320b mimic组(Psicheck2-PTEN-Mut+mimic);空质粒载体+miRNA阴性对照组(Psicheck2-NC+NC)和空质粒载体+miR-320b mimic组(Psicheck2-NC+mimic)。各组进行相应质粒和m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