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通过测定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靶血管楔压的变化,并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心肌灌注显影进行对照,探讨冠状动脉靶血管楔压测定对心肌存活程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33例接受了急诊PCI的初发STEMI患者,依据Rentrop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Rentrop 0级患者为第一组(23例),Rentrop1~3级患者为第二组(10例).评价梗死相关动脉PCI前及PCI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及心肌灌注分级,应用压力导丝观察冠状动脉楔压(Pcw)/平均主动脉压力(Pa)变化,于PCI后7d,所有患者接受PET-CT检测.结果 将PET-CT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率与Pcw/Pa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第一组患者中两者呈负相关(r=-0.561,P=0.010),但是在第二组患者中,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262,P=0.46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对应50%的18F-FDG摄取率的Pcw/Pa阈值为0.33(曲线下面积=0.667,敏感度42.1%,特异度92.9%).结论 用Pcw/Pa评价未形成侧支循环的STEMI患者,测定梗死相关心肌的心肌存活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对于已经形成侧支循环的STEMI患者而言则无确切价值.  相似文献   
82.
83.
84.
朱元莉  蔡聪  刘常宇  朱皓  肖骏 《骨科》2017,8(4):253-25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治疗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24例病例资料,病人均为单膝关节发病,左膝14例,右膝10例;男22例,女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行置管持续灌洗治疗约1周,常规抗感染、镇痛,并服用降血尿酸药物,于拔除引流管后早期行常规功能锻炼.比较病人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3~18个月的随访.病人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的(6.8±3.1)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病人术后各时间点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术前的(42.7±26.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末次随访,共有3例病人出现症状复发,均与饮食控制不良相关,给予相应口服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后,症状明显好转.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关节镜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准确率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效果,配合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治疗对加强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概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5.
20例心包囊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包囊肿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心包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胸部正位片13例,MRI检查4例,超声检查8例.其中病变发生在右心膈角区11例(55%),左心膈角4例(20%),不典型位置心包囊肿5例(25%);囊肿约1.0 cm×2.0 cm~9.8 cm×14.0 cm.20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3例选择胸腔镜方式,7例选择常规开胸方式.术中完整切除肿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 心包囊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CT可作为诊断的主要方法,确诊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ASTEMI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50 U胰岛素(选用诺和灵R)加入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泵入.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比较两组的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4±0.8)、(11.6±2.3)mmol/L,t =13.97,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10.7±2.1)、(11.2±2.7) mmol/L,t =1.79,P>0.05].两组患者的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6.2±1.5)、(12.8±2.4) mg/L,t=14.26;对照组(8.7±1.8)、(13.1±2.6)mg/L,t=10.97,P均<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8、-0.37,P均<0.01).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12.50% (8/64)与34.38% (22/64),X2=5.02,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能改善ASTEMI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目前辽宁地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路径执行及预后情况。方法为前瞻性、多中心的观察研究,对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在辽宁省20家医院收治的、发病后24h内入院的1429例STEMI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记录临床资料,并应用统一调查表随访。结果1429例STEMI患者平均年龄(63±13)岁,发病时有37.4%(535例)的患者认为是心脏病,发病后急救车急诊入院者占39.7%(567例),中位“症状入门时间”为150min。急诊再灌注治疗率52.9%(756例),其中溶栓治疗24.4%(349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28.1%(401例)。住院期间药物使用率:阿司匹林96.6%,氯吡格雷81.9%,他汀类90.1%,低分子肝素89.5%,B受体阻滞剂66.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66.6%。住院期间病死率10.7%(153例),其中男性病死率为7.9%(82/1041),女性为18.3%(71/388),P〈0.01;≥65岁老年人病死率为17.0%(113/666),〈65岁中青年为5.2%(40/763),P〈0.01。中位随访时间289.5d,随访期间药物使用率:阿司匹林81.1%、氯吡格雷45.0%、他汀类61.0%、6受体阻滞剂48.3%、ACEI或ARB42.4%。出院后随访病死率为5.0%。多因素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3,95%CI:1.158-2.471,P〈0.01)、女性(OR=1.609,95%CI:1.158~2.471,P=0.007)均为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ox模型多变量生存分析提示,在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年龄是出院后随访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R=1.034,95%CI:1.006-1.062,P=0.015);而女性并不是危险因素(RR=1.572,95%CI:0.850-2.907,P=0.149)。结论辽宁地区STEMI发病后有较高的院前延迟比例,急诊再灌注治疗及循证医学药物治疗现状与指南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78例)和常规PCI及静脉滴注替罗非班...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急性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中常规抗凝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评价替罗非班对术后回复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2007 年1 月至2009 年1 月,共110 例接受急诊直接PCI 治疗的初发急性STEMI 患者.PCI 术后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6 例)和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以及术后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两组间一般情况、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情况以及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成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IRA 的TIMI 3 级血流获得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替罗非班组的校正TIMI 计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30.24 ±8.32) 帧vs.(37.72 ±17.68)帧,P <0.05],而TIMI 心肌灌注(TMPG)分级获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2% vs.77.8%,P <0.05),90 min ST 段抬高总回落百分比(smSTR%)快于对照组[(73 ±15)% vs.(61 ±2)%,P <0.05],术后替罗非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51.30 ±6.63)% vs.(48.02 ±9.98)%,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 急性STEMI 患者急诊PCI 治疗中早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常规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后性激素及其比例关系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行冠脉造影确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66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6例,27例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载脂蛋白等指标。结果(1)SAP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2)ACS组LDL-C、甘油三酯(TG)、T与TE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2、载脂蛋白A(ApoA)则低于对照组。(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绝经后ACS与ApoA及LDL-C有显著相关性,线形相关分析表明TE2与胆固醇(TC)、LDL-C、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呈负相关。结论女性绝经后性激素水平及其比例关系,不能作为ACS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绝经后性激素比例失衡与体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存在密切相关性,导致ACS病理生理改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