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目的探讨体外使用微创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异位肾合并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和2015年收治的2例经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异位肾合并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手术经过、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成功治疗2例异位肾合并肾结石,手术过程顺利,碎石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异位肾合并肾结石是非常有效、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EphB4及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5、10、20和4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PC-3细胞24h,然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人参皂苷Rg3对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处理后PC-3细胞中EphB4和bcl-x1的表达情况。结果:5、10、20和4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0.93%、31.32%、51.63%、65.43%。5~4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细胞呈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40umol/L人参皂苷Rg3处理PC-3细胞24h后,凋亡细胞占(12.10±1.2)%,处理组比正常对照组(3.18±2.1)%凋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处理PC-3细胞24后,EphB4的表达随人参皂苷Rg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而且bcl—xl的表达随人参皂苷Rg3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治疗肾上腺、肾脏、输尿管等脏器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2007年2月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84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及肾上腺囊肿切除26例,肾囊肿去顶术33例,单纯肾切除10例,肾癌根治性切除3例,肾输尿管全切1例,乳糜尿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5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4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例。结果:79例成功,中转开放手术5例。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82.3±56.7)min,术中出血20~150 mL。患者术后1、2 d能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5.5±2.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必须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采用不同疗程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将6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行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B组(33例)前8次灌注同A组,以后改为每月1次,连用10个月,总疗程12个月。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A组3例(9.4%),B组3例(9.1%),差异无显著性(P〉0.05)。2年肿瘤复发率A组6例(18.8%),B组5例(15.2%),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发生不良反应A组3例(9.4%),B组9例(27.3%),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短疗程与长疗程疗效相比无差异,但其不良反应少,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失败原因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输尿管镜下用U100激光碎石技术治疗54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次碎石成功率达91.3%(494/541),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77例1次成功,成功率为85.1%(177/208);中下段317例1次成功,成功率为95.2%(317/333),上段与中下段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5)。术后1周结石总排净率为86.0%(425/494),其中上段为78.0%(138/177),中下段为90.5%(287/317),术后1周上段与中下段结石排净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5)。术中输尿管穿孔3例,无输尿管断裂、内膜撕脱,术后无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效率高、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结石排净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腔内碎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在人肾透明细胞癌(RC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肾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118例RCCC患者的石蜡切片和40例RCCC患者的新鲜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癌及对应癌旁组织(阴性切缘)中FBP1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发现78.81% (93/118)的癌旁组织中可见FBP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仅39.83%(47/118)的肾癌组织中FBP1蛋白表达阳性.Western blot发现肾癌组织中FBP1的表达阳性率较其相应癌旁组织明显下降(P<0.01).RT-PCR法发现癌旁组织FBP1 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肾癌组织(P<0.05).FBP1低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危险系数及是否复发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症状及肿瘤大小、部位、是否有坏死、是否有血管侵犯和肾上腺是否有累及无关(P>0.05).FBP1阳性表达的肾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FBP1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FBP1及其蛋白在人肾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肾癌预后的侯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及评价上尿路血尿患者CT尿路成像(CTU)检查阴性行输尿管软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提高上尿路血尿患者的病因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10例CTU检查阴性的上尿路血尿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左侧上尿路血尿4例,右侧上尿路血尿6例。均行输尿管软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结果输尿管软镜镜检发现3例肾盂肿瘤,1例为肾动静脉瘘,3例考虑为非特异性炎症,3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CTU检查阴性上尿路血尿患者行输尿管软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又称 Bellini管癌,为肾实质上皮性肿瘤,WHO 1997、2002和2004年均将其作为是肾细胞癌的主要类型之一,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肾细胞癌的1%[1],临床上较易误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5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肾集合管癌5例,结合文献复习就其临床特征作一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4(Id4)及转录因子1(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癌(肾癌组)、10例癌旁(癌旁组)和10例正常肾组织(正常组)中Id4、E2F1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并分析二者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肾癌组Id4阳性表达率为67.5%,明显高于癌旁组的30.0%和正常组的20.0%(P<0.05);肾癌组E2F1阳性表达率为75.0%,亦明显高于癌旁组的40.0%和正常组的20.0%(P<0.05);二者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588,P<0.05);但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Id4及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或单独或共同促进肿瘤形成,但对肾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不大;Id4、E2F1二者可为临床肾癌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抗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