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灰树花多糖以2000,100O,500mg/kg/d的剂量给NIH小鼠灌胄7天,然后腹腔注射1280HAU/ml的NDV(新城鸡瘟病毒)0.5ml。6h后放血,分离血清,以L929细胞、VSV病毒检测鼠干扰素。结果发现,灰树花多糖能够促进NDV诱生干扰素。各实验组、NDV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干扰素活性分别为44.5,45.0,29.0,12.0和2.0U/ml,据此认为,灰树花多糖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可能由干扰素系统介导,但也可能有其他机理参与。  相似文献   
52.
世界各地婴幼儿腹泻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占儿童疾患的第二位,其主要病原为人轮状病毒(HRV)。由HRV 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病例虽全年发现,但于秋季形成流行高峰。本文报道129例秋季腹泻婴幼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简要讨论。研究对象及方法1984年11月5日至12月8日在本院儿科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ELISA间接法检测人轮状病毒(RV)血清抗体的方法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RV抗原能直接包被酶标反应板,与经免疫血清间接包被者无甚差异;RV抗原经EDTA、硫氰酸钾或盐酸胍预作用后再行包被,可提高抗原的包被效果.以ELISA间接法和间接双抗体夹心法同时检测34份血清标本,两者检出率无差异(P>0.05);进一步检测11份阳性血清的抗体效价,两法GMT分别为755.1和822.1,也无差异(P>0.05).进行ELISA间接法阻断试验,阻断率达95.6%;重复性试验表明变异系数在3.7~8.7%之间.因此,ELISA间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可代替ELISA间接双抗体夹心法以检测RV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人轮状病毒的产生、感染及增殖周期三个水平研究胰蛋白酶对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株的影响,以便探讨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的机理.研究结果发现,Mads-105细胞经胰蛋白酶处理后不能明显提高病毒产量,且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株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和维持液中含胰蛋白酶对病毒在MA-104细胞中增殖亦无显著影响(P>0.05),从而表明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柒株已失去对胰蛋白酶的依赖性.其对胰蛋白酶依赖性的突变可能是造成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5.
56.
198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Gallo实验室首次报道分离到人逆转录病毒后,人类逆转录病毒学(Human Retrovirology)这门学科才得到了迅速发展,至今已发现三型不同的人逆转录病毒。由于此类病毒均具嗜T淋巴细胞的特性,因而被命名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相似文献   
57.
先天性无丙球蛋白症儿童感染麻疹后临床过程与正常人相似,而胸腺功能缺陷者麻疹往往导致死亡,说明细胞免疫功能在抗麻疹免疫中十分重要。目前用于体外测定抗麻疹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有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移动抑制试验等,但所得结果不一。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用SRBC和MRBC玫瑰花试验,结合ANAE染色,发现不同麻疹免疫史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ANAE( )细胞均在60~66%间;S-RFC内有80.5~86.0%为ANAE( ),而M-RFC内也有40~50%为ANAE(十)。因此,我们认为ANAE染色法虽可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免疫学领域,但其应用范围及价值尚需探讨。  相似文献   
60.
人体末梢T淋巴细胞可经植物血凝素(PHA)等非特异性刺激剂或特异抗原的刺激,在体内或体外发生形态上及生化性质上的改变,转化为代谢旺盛、体积增大并进行分裂的不成熟的淋巴母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反应,根据转化为母细隐数量的多少以推测细胞免疫力的程度。目前国内、外已用于测定某些慢性传染病、肿瘤或免疫缺陷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