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裸鼠体内引起的K562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变化,以说明辛伐他汀是否依赖NF-κB信号通路参与K562细胞凋亡发生.方法:体外培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接种于18只BALB/c-nu/nu裸小鼠皮下,构建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两个处理组分别注射0.2 g/L的辛伐他汀0.25 ml(0.05 mg)和0.4 ml(0.08 mg).均隔日注射,连续6次.采用TUNEL法检测K562细胞早期凋亡的变化,RT-PCR检测K562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IKK-β、IκB-α、NF-κB1 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能够诱导裸鼠体内K562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且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P<0.01);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能够引起 IKK-β、IκB-α、NF-κB1 mRNA的表达下调(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可能与NF-κB通路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四川省吸毒者艾滋病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95年以来四川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疫情估计、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信息,分析吸毒者HIV感染状况与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随着吸毒者共用针具比例从2001年的58.20%下降至2012年的30.10%,HIV阳性检出率从2008年的15.68%下降至2012年的5.39%,新发感染率从2009年的4.14%下降至2012年的1.17%;凉山地区和非凉山地区均存在线性趋势;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的HIV阳转率也从0.70%下降至0.51%,但HIV阳转率与年份变化的趋势并不明显.结论 全省吸毒者艾滋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凉山地区吸毒者行为危险因素有所增加,需强调干预的持续性和质量,美沙酮门诊在提供美沙酮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强调门诊综合干预对受治者易感高危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 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市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凋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奋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牢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 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州2010—2019年抗病毒治疗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利用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中2010—2019年现住址在凉山州经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且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计算研究对象截止观察终点的平均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9 968例,共随访57 1762人月,平均年龄(33.84±6.90)岁,平均生存时间(41.47±26.96)月。至随访观察终止时间,死亡1 197例,治疗第6月、第12月、第36月、第60月和第120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9.23%、98.36%、93.37%、87.94%和77.6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49岁、男性、BMI<18.5kg/m2、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感染HBV、疾病处于Ⅱ期及以上阶段、随访机构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治疗方案为TDF/AZT+3TC+NVP、...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疫情重点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合并HCV抗体阳性人群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选取2010—2019年现住址在凉山州4个重点县、年龄≥15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合并HCV抗体阳性者4 525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合并抗-HCV阳性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使用SPSS 17.0和R 4.0.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4 525例,不同特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合并抗-HCV阳性者的生存时间比较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婚姻、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感染途径、样本来源、治疗前BMI、确诊至启动治疗时间间隔、确证时疾病状态和CD4+T淋巴计数、治疗初始方案、随访机构以及治疗过程中脱失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观察终点,观察对象死亡802例,死亡率为17.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死亡风险是男性的0.56(HR=0.56,95%CI:0.43~0.74)倍;治疗前BMI<18.5 kg/m2<...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凉山州有脱失经历(包括既往脱失或目前脱失)的艾滋病患者及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经历和自我管理现状,挖掘与依从性相关的成功因素和潜能,为提升凉山州脱失和依从性差的患者的个案治疗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6月在凉山州4个艾滋病疫情重点县(昭觉县、布拖县、越西县、美姑县)选取有脱失经历的感染者40人及治疗成功的病例23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感染和治疗相关情况、被告知与配偶告知、脱失经历及相关个人家庭情况等,以不再发现新观点为访谈结束标志。应用Nvivo 12 plus整理访谈文本,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编码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一级主题6个(患者的自主性和个人能力;社会关系的重要性;社区资源、医疗体系为“绿洲”;身心状态的影响;学习、发展、改变的可能;同伴接触),二级主题30个。治疗成功及尚未成功的感染者在二级主题的编码分布比例上存在差异,后者更多的表现出副作用明显,跟医生关系一般,不重视或不习惯服药,领药不便或流程繁琐,支持体系薄弱等特征。结论 与治疗成功者相比,治疗未成功者表现出的特征在得到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后很有可能转化为优势。...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四川省经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疫情时空分布特征,为分类指导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县域内异性性传播感染HIV/AIDS现存活病例数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时空聚集性分析指标,利用ArcGIS Pro 2.7对2008—2021年四川省经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疫情进行新兴时空热点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21年四川省经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疫情经新兴时空热点分析方法共检测出5类47个时空热点和5类51个时空冷点,时空热点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中部和南部地区,时空冷点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北部地区。其中,连续热点主要分布于成都市内与中心城区相邻的县区、宜宾市和自贡市的大部分县区、内江市和泸州市的全部县区、以及眉山市、雅安市、甘孜州的交界县域;历史热点均位于攀枝花市;新增热点、散发热点和增强热点分布于川南市州的交界县域;振荡冷点均位于达州市。结论 四川省经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疫情的时空分布具有地区差异性,成都市和川南4市的连续热点县区和增强热点县区是经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疫情高流行地区中的重点防控地区,需在该地区持续加大商业性行为干预,老年男性群体仍是重点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