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998年~1999年我院在脓肿穿刺液中,分离到肠炎沙门氏菌二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甲,男,53岁,近二月胸壁红肿、压痛入院;入院检查:胸部CT诊断为左前胸壁脓肿(4x5cm),T36.2℃,WBC13.2x109/L、N79.6%、L20.4%;穿刺液呈脓血样,镜检RBC、脓细胞;粪、尿、血等培养未检及肠炎沙门氏菌,肥大氏反应正常,粪、尿常规无殊。患者乙,女,50岁,颈部脓肿来院就诊,门诊查血常规WBC12.4x109/L、N81.2%、L18.8%,穿刺液镜检RBC+,脓细胞,粪、尿等…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临床手术中获取的1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内镜手术黏膜样本,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组79例,其他葡萄球菌生长组33例,阴性杆菌生长组27例,细菌培养阴性组41例,所有样本均行标准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检测。结果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组79例全部观察到生物膜的存在,表达率为100%(79/79),其他葡萄球菌生长组为75.8%(25/33),阴性杆菌生长组为77.8%(21/27),细菌培养阴性组为41.5%(17/41)。后3组分别与表皮葡萄球菌组比较,P值均<0.01。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在CRS患者生物膜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数量急剧增加,医患关系总体呈现紧张状态,医务人员面临诸多的职业风险.医疗纠纷的产生除了医源性因素外,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欠缺也是原因之一[1].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应该具有与职业行为和患者期待相符的伦理和法律素质[2].而法律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期培养才能造就.实习医师作为医疗从业的后备力量,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实习医师的法律素质,对未来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课题组对本地区实习医师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加强实习医师法律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法(FCM)进行念珠菌快速氟康唑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FCM法检测230株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并将其检测结果与M27-A2的标准化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CM法与M27-A2标准化方法的检测氟康唑MIC结果一致率为88.9%~100%。其中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较近平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高。结论念珠菌氟康唑药物敏感性试验FCM法与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与细菌培养的相关性.方法 获取90例CRS患者的手术黏膜样本,并以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的钩突黏膜样本作为对照.所有样本均行细菌培养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细菌生物膜表达与细菌培养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90例实验组患者中,64例观察到细菌生物膜,阳性率为71.1%,其中60例(66.7%)患者细菌培养阳性.实验共检出61株细菌,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表皮葡萄球菌,占41.0%(25/61).对照组及其余26例实验组患者均未观察到细菌生物膜,也未培养出需氧或厌氧菌.细菌培养与细菌生物膜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01(P=0.000).结论 CRS患者鼻黏膜中细菌生物膜表达与细菌培养阳性结果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6.
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人体重要的通透性屏障。在病理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使BBB通透性发生局部或广泛的改变,引起血液成分包括电解质、血浆蛋白和细胞有形成分进入脑组织。我们对12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进行了脑脊液白蛋白(CAlb)/血清白蛋白(SAlb)比值(QAlb)、转铁蛋白(Tf)的检测,以了解其在白血病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弓形虫病毒(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的感染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90例可疑新生儿早期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TOX、CMV、RV抗体的检测,仪器为美国ABBORT公司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结果 TOX-IgG阳性18例(3.67%),TOX-IgM阳性0例(0%);CMV-IgG阳性242例(49.38%),CMV-IgM阳性16例(3.26%);RV-IgG阳性364例(74.28%),RV-IgM阳性2例(0.41%);以IgM阳性视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早期感染以CMV和RV为主,未见TOX感染;临床特点以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异常、新生儿肺炎、胎儿发育迟缓、贫血、先天畸形及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结论 CMV为新生儿早期先天性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特点多样化,可造成新生儿多系统损害,危害性大,对可疑新生儿早期患者应尽早进行检测,以获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观察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对502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502株大肠埃希菌中2003年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29.9%,2004年检出率为34.6%,2005年检出率为43.8%,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我院产ESBLs菌的阳性率较高,应开展检测,同时加强耐药性监测,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中国健康成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各种免疫表型标志的参考范围 ,为临床正确诊断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采用全血溶解法和SSC CD19设门技术以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来自 4 1位健康成人EDTA K2抗凝静脉血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几乎全部表达CD2 2、CD2 0、CD6 2L、CD4 0、CD2 4、CD79b、CD79a、和FMC 7分子 ,而CD11a、CD80、CD10 3、CD10、CD4 0L、CD5 4、CD95L、CD86、和CD95几乎不表达 (平均阳性率 <10 % =) ,CD18、CD4 4、CD2 3、CD5、CD11c、和CD4 3的表达较低 ,78%的B细胞为IgD阳性 ,κ λ比例为 1 2 6。结论 中国人和西方人群之间在某些B细胞标志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临床工作中不宜直接套用国外的标准。对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免疫分型及MRD检测 ,必须考虑国内人群正常B细胞群体中各种标志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80.
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高度表达,同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增高,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用端粒酶和SCE技术对前列腺、乳腺和脑肿瘤等进行检测,旨在探讨2项指标对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以了解其在机体局部性(组织细胞)变化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