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RT—PCR、WesternBlot、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BAFF及其受体BAFF—R的表达与定位;wsT细胞增殖实验及TUNEL法检测BAFF及其受体BAFF—R对MM肿瘤细胞生长、存活与凋亡的影响。结果①MM细胞能够表达BAFF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②BAFF及其受体BAFF—R定位表达于KM3细胞的浆膜上;③BAFF及其受体BAFF—R促进MM细胞的增殖、存活,抗细胞凋亡。结论BAFF及其受体BAFF—R对于骨髓瘤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泰安市一起阴沟杆菌引起疾病暴发的病原观察泰安市卫生防疫站刘建华,史玲,张爱民,董淑琴,徐光,石长胜,赵勇1991年10月,我市郊区学家店村,发生了一起以发烧、头痛、乏力、畏寒、皮疹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流行性疾病,经调查,证实为由阴沟杆菌引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超声诊断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实质肿瘤,但近年报道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国外有关的研究文献近年也成倍增加〔1~5〕。由于国内关于本病报道很少,本文通过2例报告并结合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戴晴、姜玉新...  相似文献   
54.
老年人单纯性肝囊肿发展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老年人单纯性肝囊肿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方法 总结分析了43例经超声诊断并随访10年以上的肝囊肿患者,根据第0年肝囊肿最长径的大小,由小至大分为三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肝囊肿第0年为单发性者分别为16例、13例和7例,经10年随访各有7例演变成多发性;余7例为多发性。第1组肝囊肿第5年及第10年增长绝对值是(0.41±0.26)cm和(0.96±0.51)cm,增加的百分比为(25±15)%和(58±30)%。第2组肝囊肿第5年及第10年增长绝对值是(0.28±0.23)cm和(0.81±0.38)cm,与第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增加的百分比为(12±12)%及(36±18)%,较第1组低(P<0.05)。第3组肝囊肿第5年及第10年增长绝对值是(1.05±0.57)cm和(2.72±1.79)cm,均明显大于第1组和第2组(P<0.01);增加的百分比为(30±15)%及(77±50)%,与第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第2组(P<0.01及P<0.05)。结论 肝囊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其囊肿的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最长径小于3.0cm者变化缓慢,3.0cm以上者增长相对较快。多数病例也由单发性肝囊肿演变成多发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维持性腹膜透析人群中血压变异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且随访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142例腹膜透析患者。收集入院腹膜透析评估时的一周晨起收缩压以及其他临床资料。一周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14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一周收缩压变异系数为(12.56±2.90)%。透析龄每增加1个月,一周收缩压变异性增高0.12%(P=0.01)。血红蛋白每增加1 g/L,收缩压变异性降低0.11%(P=0.01);每日出液量(尿量+超滤量)每增加100 mL/d,一周收缩压变异性约降低1%(P=0.03);含CCB类降压药物与血压变异性呈负相关(P=0.04)。而年龄、性别、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腹膜性质、透析充分性(Kt/V值)、磷结合剂、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等与一周收缩压变异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人群一周收缩压变异性可能与透析龄呈正相关,而与血红蛋白、每日出液量、含CCB类降压药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6.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周围血管性疾病,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血流淤滞是其主要诱因.临床对于DVT的治疗有多种方法,药物、介入、溶栓均有各自的优势.基于此,本文探讨腘静脉穿刺对DVT的治疗效果,并分析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群发性大面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及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方法对13例行气管切开术的大面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13例伤员中,除1例因极重度烧伤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于伤后48h死亡外,其余伤员均成功度过了休克期和感染期。结论对大面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伤员,应尽早实施气管切开,加强气道管理,为烧伤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罕见病例鼻腔上颌窦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OSP)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组化方法 ,结合文献对2例OSP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镜下见2例病变一致,瘤组织主要为乳头状结构,瘤细胞梭形、短梭形、圆形、柱状,胞质内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小,深染,无异型。乳头的瘤细胞2~10余层,灶性区域细胞呈实体团状,有的表层细胞有纤毛,底部细胞多有明显的细胞间桥,密布充满黏液的细胞,形成微囊和微脓肿。乳头间可见退变细胞、细胞分泌物和陈旧性出血形成的无结构之坏死;有的乳头间质炎细胞浸润,纤维增生、透明变性。细胞微囊内黏液AB染色呈强阳性、PAS阴性;瘤细胞CK显强阳性,Vim间质阳性,Ki67阳性细胞〈5%,Cga、Syn、阴性。结论 OSP罕见,易复发,恶变率高,系潜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对本瘤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9.
刘文峰  徐光  何跃  余巧 《西南军医》2010,12(4):735-737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特性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较高,其原因与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统计数据表明,60%的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因此,早期诊断并监控肿瘤的转移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活血止痛散。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糖水平、足部踝肱比及趾肱比、深浅感觉、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5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踝肱比、趾肱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5)。(4)组间治疗后比较,浅感觉、深感觉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感觉功能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组间治疗后比较,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足部的深浅感觉及神经功能,从而有效控制本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