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比较OTSC吻合夹止血术与TTSC内镜夹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的差异,探讨OTSC吻合夹治疗PUB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2例完成OTSC吻合夹止血术和应用OTSC吻合夹止血术前近期完成TTSC内镜夹止血术的24例PUB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即时止血成功率、夹子总数、首次止血成功率、术后复发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二次内镜治疗率、永久止血率、并发症率、术后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来评价OTSC吻合夹止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OTSC吻合夹止血术治疗PUB的即时止血成功率为90.9%(20/22),夹子总数为22枚,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0.9%(20/22),术后复发率为5.0%(1/20),止血成功率为86.4%(19/22),再出血率为5.0%(1/20),二次内镜治疗率为13.6%(3/22),永久止血率为81.8%(18/22),并发症率为0.0%(0/22),术后住院时间为(8.95±0.96)d,死亡率为0.0%(0/22);TTSC内镜夹止血术治疗PUB的即时止血成功率为54.2%(13/24),夹子总数为56枚,首次止血成功率为54.2%(13/24),术后复发率为0.0%(0/13),止血成功率为54.2%(13/24),再出血率为0.0%(0/13),二次内镜治疗率为45.8%(11/24),永久止血率为54.2%(13/24),并发症率为0.0%(0/24),术后住院时间为(8.54±0.53)d,死亡率为4.2%(1/24)。OTSC组即时止血成功率、首次止血成功率、止血成功率、永久止血率均高于TTSC组,二次内镜治疗率低于TT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TSC吻合夹止血术治疗PUB安全有效,对较大管径血管破裂出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复杂性难治性PUB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患者共351枚结直肠息肉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其中214枚扁平和65枚亚蒂息肉仅行APC治疗,72枚有蒂息肉电切治疗后用APC处理息肉残端。结果本组病例全部临床治愈。2例患者出现无症状的局部黏膜下气肿,78例患者出现短暂腹痛,未行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A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结直肠息肉治疗方法,副反应少,操作简便,尤其是在扁平、广基息肉的治疗中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3.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是目前治疗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而对于复杂异物及并发症者,仍需外科手术。本文报道1例穿透黏膜下食管异物的患者,经胃镜检查食管管腔未见异物,食管CT可见高密度异物影,遂通过和谐夹结合CT三维成像,明确异物具体空间位置,借鉴黏膜下肿物挖除术原理,应用内镜下黏膜及肌切开术,探查被包埋异物,并成功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索降低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复发率的措施。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 80例 ,并与以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 4 0例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 1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组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且药物副反应也明显较少 (P <0 0 1 )。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初步探讨经脐软式内镜腹腔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经脐软式内镜腹腔手术的3例患者,其中1例不明原因腹水,1例反复不全肠梗阻,1例肝巨大囊肿。结果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反复不全肠梗阻患者明确为肠粘连并中转开腹手术治愈;肝巨大囊肿患者行内镜囊肿开窗术。术中、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软式内镜腹腔手术,包括探查、活检、肝囊肿开窗术,是安全可行的。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其安全性需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评估。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提高对超细胃镜胆道镜用于胆总管疾病诊治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报道并分析1例胆总管下段占位并结石患者,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用于胆总管取石和活检,病理证实胆管癌,并复习国外相关文献.结果 超细胃镜镜身较软,易在胃腔内打弯,镜身与乳头胆管成锐角,难以进入胆总管.应用胆管导丝及小肠镜外套管气囊固定于十二指肠球部,有助于超细胃镜进入胆总管.超细胃镜胆道镜可在直视下进行氩离子电凝、活检及激光液电碎石等诊疗.结论 对于传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无法确诊或治疗的病例,在胆管导丝及小肠镜外套管十二指肠球部固定辅助下,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进行诊疗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7.
王爱民  苏军凯  刘将  唐庆林  张帅  张鸣青 《疑难病杂志》2013,(12):927-929,F0003
目的观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经病理证实伴有上皮内瘤变和/或肠上皮化生的BE患者,在NBI.ME监视下行APC治疗,继之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抑酸治疗。末次治疗后行12个月的内镜随访,内镜随访时对再生的鳞状上皮及可疑病灶进行活检。结果24例患者共接受36次APC治疗,1个月后有22例(91.6%)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1例(4.2%)在再生的鳞状上皮间出现柱状上皮岛,1例(4.2%)在可疑病灶中发现上皮内瘤变,1年后总有效率70.8%(17/24),复发和残留7例(29.2%)。结论NBI—ME下APC联合抑酸治疗BE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和残留。  相似文献   
88.
注水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疾病的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与传统的注气结肠镜相比较能够明显降低检查时的腹痛程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注水结肠镜在下消化道止血、乙状结肠扭转的治疗、肠道病变的内镜下黏膜切除等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化学烧伤早期肠内营养建立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内收治的16例上消化道化学烧伤患者应用液囊空肠导管早期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在上消化道化学烧伤早期应用细软的液囊空肠导管,建立肠内营养通道,均未发生出血、消化道穿孔.结论 液囊空肠导管应用于上消化道化学烧伤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全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穿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医源性、肿瘤及异物所致食管穿孔40例,观察对其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的食管穿孔患者一次性成功置入食管支架,术后均能顺利恢复进食;食管异物临时支架植入术后4天~1个月取出支架,复查胃镜及食管造影均明确穿孔愈合;3例食管癌并穿孔患者术后吞咽梗阻感明显缓解。主要并发症为术后胸痛及支架移位,6例(15%)出现支架移位,2例(5%)食管癌患者出现食物梗阻并支架移位。结论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穿孔,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