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医药卫生   258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瑞  聂敦利  陈妍  曾韵兰 《西部医学》2020,32(11):1589-1593
【摘要】目的 研究醋酸甲羟孕酮联合甲硝唑对子宫内膜炎大鼠炎性因子及TLR4/ 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做处理,其余4组均先构建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第2天起,模型组(不给药),其余3个组(醛酸甲羟孕酮组、甲硝唑组、联合用药组)分别按醋酸甲羟孕酮(4 mg〖DK〗·kg-1〖DK〗·d-1)、甲硝唑(002 g〖DK〗·kg-1〖DK〗·d-1)、醋酸甲羟孕酮联合甲硝唑(4 mg〖DK〗·kg-1〖DK〗·d-1+002 g〖DK〗·kg-1〖DK〗·d-1)灌胃治疗,连续14 d后处死,采样待检。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子宫组织MMP 2、MMP 9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 1、PGE2、MDA、NO、SOD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NF κB p65、TLR4表达。结果 不同给药组均可减轻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组织病理损伤;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 1、PGE2、MDA、NO、NF κB p65、TLR4表达明显升高,SOD、MMP 2、MMP 9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炎大鼠IL 1、PGE2、MDA、NO、NF κB p65、TLR4表达,明显升高SOD、MMP 2、MMP 9表达,且联合用药组IL 1表达明显低于甲硝唑组,TLR4表达明显低于醋酸甲羟孕酮组及甲硝唑组,MMP 2表达明显高于甲硝唑组,MMP 9表达明显高于醋酸甲羟孕酮组及甲硝唑组(均P<005)。结论 醋酸甲羟孕酮联合甲硝唑通过影响TLR4/NF κB信号通路,改善炎性指标,发挥对子宫内膜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TPM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人口腔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通过RT-PCR检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TPM1的表达情况。选取CLA27和HSC3细胞作为后续实验对象,构建TPM1干扰质粒。采用RT-PCR检测TPM1转染后表达效果,采用CCK-8检测细胞0、24、48和72h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MMP家族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PM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RT-PCR结果显示敲减组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载组(P<0.05);过表达组mRNA表达显著高于空载组(P<0.05)。与空载组比较,敲减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高(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空载组敲减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 TPM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TPM1可能通过调节MMP9蛋白显著影响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3.
74.
75.
[目的]研究兔前软骨干细胞PSCs,(precartilagious stem cells)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增殖、表型特征,为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方法]取胎兔骨骺周围软骨膜(LaCroix环)中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然后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分选纯化PSCs.体外培养,传代,冻存复苏,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特性.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RT-PCR等方法鉴定纯化后的PSCs.[结果]免疫磁珠分离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兔PSCs,培养后成活率高,细胞状态良好.细胞冻存复苏后,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形态及表面标志物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RT-PCR等方法鉴定后,细胞都有明显的PSCs表面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结论]PSCs存在于LaCroix环中,免疫磁珠分离法得到的PSCs,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较快,生物学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标准剂量和超治疗剂量对Q-T间期延长的影响。方法对60例利奈唑胺标准剂量治疗(600毫克,每12小时静点)住院患者进行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并观察Q-T间期的变化,并与50例利奈唑胺超治疗剂量(1200 mg,每12 h静点)及60例未应用利奈唑胺健康人员对比,以研究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Q-T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利奈唑胺标准剂量治疗组及利奈唑胺超治疗剂量组的平均Q-T间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利奈唑胺标准剂量治疗组及利奈唑胺超治疗剂量组的平均Q-T间期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奈唑胺治疗组Q-T间期较对照组延长,使用利奈唑胺时注意监测心电图。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能够降低异位妊娠风险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报道2例国内外少见的不同步异位妊娠病例,并结合近年来相关的5个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步异位妊娠成因复杂,自然受孕及ART助孕都可发生,最迟可发生在初次异位妊娠后1个月左右,且往往需要2次手术治疗。结论:对有相应适应证的患者,输卵管抽芯切除作为预处理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可降低不同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异位妊娠手术处理后1个月左右均需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尽早发现不同步异位妊娠病灶并给予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炎性因子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取的380例前列腺炎患者,对其进行尿液、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结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CPSI评分进行分类.其中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Ⅱ型)61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Ⅲa型)235例,前列腺痛组患者(Ⅲb型)84例.另选取2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病人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IL-1β、IL-8、TNF-α、PGE2以及血清中PCT含量.对比各组患者前列腺液炎性因子与血清PCT水平,用前列腺按摩液炎性因子与血清PCT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拟诊断,评价联合检测对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前列腺按摩液炎性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前列腺痛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前列腺痛组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96.67%,显著高于单独用前列腺按摩液炎性因子检测(P<0.05).结论 前列腺按摩液中炎性因子联合血清PCT检测可以为临床区分前列腺炎的性质提供参考依据,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细菌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将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T2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DJB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观察2组大鼠手术前后体质量、空腹血糖及血脂的变化;于术后8周取DJB组大鼠Roux肠袢以及假手术组大鼠相应的肠组织标本,称重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参与糖代谢和脂代谢关键酶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术前两组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体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DJB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空腹血糖水平与各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Roux肠袢质量明显增加(2.025 g vs.0.702 g),肠组织参与糖代谢和脂代谢关键酶的m 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DJB能有效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该作用可能与术后小肠自身代谢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万全县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控制狂犬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万全县2005-2014年狂犬病病例与暴露人群处置记录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万全县2005-2014年共发生狂犬病病例6例,死亡6例;发病时间以春季为主,职业全部为农民;暴露部位主要为头面部,均为Ⅲ级暴露;伤口未处理3例,处置门诊处理2例,自行处理1例;3例未接种疫苗,3例未全程接种疫苗,均未注射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率80.98%,伤口规范处置率91.48%,疫苗全程免疫率88.61%,免疫球蛋白注射率6.92%。结论万全县狂犬病疫情有增加的趋势,需要对犬只加强管理、搞好免疫、减少流浪犬、淘汰病犬,对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预防意识、规范暴露后处置,防止畜间及人间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