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医药卫生   258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血清TTV-DNA检测及TTV肝炎临床特点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非甲~庚型肝炎中的感染状况,探讨其在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采用套式PCR法检测血标本中的TTV-DNA。结果:检测了30例非甲~庚型肝炎病人,其中血清TTV-DNA阳性者11例,阳性率36.7%。结论:TTV感染与ALT异常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导致非甲~庚型肝炎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22.
妊娠期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非少见,但同时出现双侧脑室内出血实属罕见,因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治疗不当则危及母婴生命。近期我院收治一例,经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协同抢救,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何某,女,26岁,首次妊娠25周。因突发性头痛、呕吐、意识丧失4小时于1997年12月6日入院。检查:神志朦胧,体检不合作,四肢肌张力高,双侧膝反射亢进,双瞳孔05cm,双眼外展位,对光反射消失,颈项强直,GCS评分15分。产科检查:宫底28cm,胎位左枕前,腹围92cm,胎心134次分。CT提示:…  相似文献   
23.
在2003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我院发热门诊在18天之内共接诊了1605人次的发热病人,最终确诊为SARS的病人有12例.以下就我院所诊治的发热病人的病因学进行分析,并探讨SARS与常见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及针对不同病因发热的应对措施,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4.
抗柯萨奇B中药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抗柯萨奇B心肌炎胶囊(ACCM)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VM患者随机分成ACCM组(用ACCM治疗,60例)和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6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CCM组总有效率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P<0.05).治疗后ACCM组的心悸、反复感冒、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等症状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ACCM是治疗VM的一种高效、价廉及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5.
患者28岁,住院号28478,因突然下腹痛10小时,伴头晕、乏力5小时于2003年4月25日9pm急诊入院。以往月经规律4~5/30天,末次月经2003年4月13日,经量、经期同前。于11am无明显诱因地突然出现下腹痛,呈持续性坠痛,阵发性加剧,恶心两次,未呕吐。于4pm开始出现头晕、乏力,无阴道流血、腹泻、发热等。入院查体:T37℃,  相似文献   
26.
消渴目病是由消渴病引起的常见内障眼病。近年来笔者用院内自制中成药养阴明目丸和散瘀明目丸内服,配合激光治疗消渴目病,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7.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严重累及视网膜、损害视功能导致失明的眼病。  相似文献   
28.
张英  张瑞 《四川医学》2006,27(12):1315-1316
目的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早期宫内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避免过度治疗。方法我院2001年8月至2005年4月治疗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6岁。16例全部有停经史,12例有下腹痛,10例有阴道出血。合并卵巢黄体破裂出血9例,合并附件囊性包块5例。B超、血-βhCG动态监测5例,行腹腔镜探查术14例,诊刮术12例。结论早期异常宫内妊娠合并附件囊性包块、早早孕并卵巢黄体破裂内出血、B超探及孕囊时间滞后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B超、血-βhCG联合动态监测甚为重要。误诊可能导致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29.
张英  张瑞 《四川医学》2006,27(11):1194-1194
患者,20岁。因停经2个月,B超发现盆腹腔巨大包块1d入院。平常月经规律,末次月经(LMP)2006年2月1日。停经后自觉长胖,无明显恶心等早孕反应,无腹痛腹胀,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T37oC,P84次/min,R20次/min,BP11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腹部稍膨隆,可触及一囊性包块,上界达剑脐之间水平,两侧达侧腹壁,下极达盆腔,包块张力大,表面光滑,无触痛,活动受限。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Ⅱ度糜烂,子宫约80d孕大小,盆腔内可触及包块下极,包块与子宫可以分开,盆腔底部无结节感。  相似文献   
30.
抗CCP抗体、AKA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2例血清(RA75例、其它风湿性疾病87例以及正常人血清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KA以及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三者对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与其它两种抗体的相关性。结果三种抗体单独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分别是:抗CCP抗体为65.3%、94.4%和82.4%,AKA为38.7%、92.5%和70.3%,RF为70.7%、76.6%和74.2%;联合检测两种抗体及三种抗体同时检测,则分别是抗AKA+RF为33.3%、100%和72.5%,抗CCP+RF为57.3%、98.1%和81.3%,三者联合为30.7%、100%和71.4%。抗CCP与RF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其它检测指标(P〈0.05);三个抗体间具有相关性。抗CCP抗体浓度在RA组(228.2U/mL)与非RA疾病组(19.4U/mL)和健康对照组(11.2U/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关节侵蚀组(162.7U/mL)高于无/轻微关节侵蚀RA组(46.1U/mL)(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联合检测抗CCP与RF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