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9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医药卫生   533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差错反感文化对护士内部人身份认知与道德勇气的影响及机制,为提高其道德勇气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7所二级医院的693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差错反感文化量表、内部人身份认知量表及道德勇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差错反感文化、内部人身份认知、道德勇气总分分别为(26.05±4.92)分、(27.99±3.15)分、(84.28±9.48)分.差错反感文化与道德勇气呈负相关,内部人身份认知与道德勇气呈正相关(均P<0.01),差错反感文化在内部人身份认知与道德勇气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5.74%.结论 护士的道德勇气总体水平较高,可以通过合理管理差错反感文化、增强内部人身份认知来提高护士道德勇气.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基于斑马鱼模型及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复方益肝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硫代乙酰胺诱导斑马鱼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以斑马鱼肝脏表型、病理组织切片和生化指标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复方益肝灵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对其潜在作用机制进行预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益肝灵给药组幼鱼肝组织颜色较浅,能够缓解斑马鱼肝脏结构出现脂肪变性样“空泡”的现象和肝脏面积减小的趋势,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且高剂量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复方益肝灵潜在有效成分24个及其作用靶点135个。此外,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得SFJ12等核心成分和RELA等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复方益肝灵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模型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技术探讨槐花散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及潜在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各药味的活性成分,以UC为疾病背景构建网络图,预测槐花散抗UC药效作用靶点,采用UC动物模型对预测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收集不同厂家共10批次槐花散测定指纹图谱,筛选槐花散潜在质量标志物,并利用分子对接对槐花散潜在质量标志物和预测靶点进行虚拟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25个槐花散的活性成分和105个共有靶点,通过分析筛选出槐花散共5个潜在药效靶点为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蛋白激酶(AKT1)、抑癌基因(TP53)。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槐花散能明显改善UC小鼠的便血症状和疾病活动指数,增加UC小鼠的体质量,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的含量;下调小鼠结肠组织中的Tnfa、Il1b和Akt1 mRNA的表达,上调Il6、Tp53 mRNA的表达。通过指纹图谱共获得8个共有峰,筛选并指认出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将其与上述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发现槲皮苷、胡薄荷酮、新橙皮苷及柚皮苷与5个靶点的结合能均小于-4 kJ/mol。结论:槐花散调节IL-6、TNF-α、IL-1β、AKT1及TP53等靶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槐花散中质量标志物作用于上述靶点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运用FRAX探究中国RA患者骨折风险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52例RA、47例p SS以及41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为RA组、p SS组、对照组,RA组患者检测ACPA、RF、ESR、CRP并计算DAS28-ESR、HAQ-DI,所有纳入者以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定骨密度并通过FRAX官方网站预估10年骨折风险。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 FRAX相关骨折危险因素包括身高、吸烟、饮酒、既往骨折、父母骨折,在3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RA组糖皮质激素累积服用天数高于p SS组(P0.05)。通过FRAX无论是否结合骨密度评估,RA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及髋关节骨折风险均较对照组高(P0.01),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亦较p SS组高(P0.05或P0.01)。通过FRAX结合骨密度评估,从年龄、糖皮质激素、绝经方面分析,RA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关节骨折风险均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通过FRAX结合BMD评估RA组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发生率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ACPA、RF、ESR、CRP、DAS28-ESR、HAQ-DI在三组中均值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患者骨折风险评估可结合FRAX与骨密度;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高龄、绝经后女性RA患者更应重视骨折风险评估;有效控制RA疾病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情况有助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  相似文献   
85.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和体会 .方法 对 10例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病人进行整体术前、术中护理 .结果  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无并发症 ,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 手术器械准备充足 ,熟识手术步骤 ,配合默契 ,并在术前术中实施心理护理 ,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87.
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支原体均属于性传播疾病 (STD)病原体。它们分别为真菌、原虫和柔体纲微生物 ,因此药敏谱各不相同。支原体是一组新发现的STD病原体。迄今为止 ,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生殖支原体 (Mg)、肺炎支原体(Mpn)和发酵支原体 (Mf)等五种支原体均被认为可致STD[1 ,2 ] 。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STD病种 ,而这两种疾病患者的Uu、Mh、Mg、Mpn和Mf等五种支原体的合并感染状况国内外尚无人报道。为此 ,我们应用被认为是目前检测临床标本中各种支原体最…  相似文献   
88.
89.
90.
为观察路路通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将Ⅱ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29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14例每日用路路通20ml静滴一次,对照组15例服用潘生丁治疗。两组均给严格降糖处理。用药5周后发现治疗组间歇性跛行症状缓解率为87.5%,疼痛症状缓解率为79.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路路通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疼痛、间歇性跛行症状改善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