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22.
ALT异常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免疫激活致肝脏炎症活动程度的反映,但约一半的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CHB患者却存在肝组织学隐匿进展的显著变化。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其肝组织病理学可能存在显著变化,且HBe Ag阳性和阴性的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存在差异。关注与探讨ALT正常或轻度升高CHB患者的临床管理,对于把握治疗时机及降低肝硬化风险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老年人被认为存在着肝脏形态和功能的退行性改变。随着寿命延长,更多的老年肝癌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肝硬化是其常见的伴发病,它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明显增多。迄今,对伴或不伴肝硬化的老年肝细胞癌的疗效进行评估的报告尚不多见。作者对32例≥70岁的老年肝细胞癌行手术治疗的疗效作了分析。临床资料 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70至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肝炎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肝炎康胶囊中的虎杖、黄芪、太子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丹参、柴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炎康中的大黄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明显从肝炎康胶囊中鉴别出虎杖、黄芪、太子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丹参、柴胡。测得肝炎康胶囊中所含大黄素的含量是2.05 mg·g-1,大黄素的含量在范围2.34~74.88μg·ml-1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52%(n=9)。结论:肝炎康胶囊质量标准准确、可靠,可作为肝炎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优选肝炎康胶囊的水煎提取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以浸膏率和大黄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优选肝炎康胶囊的最佳水煎提取制备工艺。结果:影响水煎提取工艺的因素次序依次为:提取次数( B)〉提取时间( A)〉加水倍量( C)。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 B3 C2,即处方药材加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水煎提取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实际配制。  相似文献   
26.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NS-398对肝癌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类抗炎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作为非甾类抗炎药之一的选择性环氧酶2(COX2)抑制剂因其不良反应较少而显示了比非选择性制剂更优越的应用前景。本实验以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观察了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对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高脂乳剂灌胃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7只,体重(170±15)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所有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同时应用高脂乳剂灌胃法喂养模型组大鼠,而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替代。在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段,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别检测各组体重和肝脏湿重,计算肝指数(LI);检测大鼠空腹血清ALT和AST水平,观察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12周LI显著增大(P=0.000);12周时,血清ALT(P=0.030)及AST(P=0.000)较同期对照组升高;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4周肝小叶腺泡3区肝细胞少量脂肪空泡形成;模型组8周肝小叶腺泡3区肝细胞弥漫性脂肪空泡形成,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12周肝小叶腺泡3区弥漫性脂肪空泡形成,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符合NAFLD典型的病理特征。本实验大鼠死亡率2%,模型构建成功率98%。结论脂肪乳剂灌胃12周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临床相似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是全球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但目前尚缺乏批准的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纤维化患者的主要病因,病因治疗在逆转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中的核心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研究发现,除了核苷(酸)类似物(NAs),干扰素(IFN)的应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肝脏纤维化。本文总结了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对干扰素影响肝纤维化的相关机制及其联合其他药物在逆转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