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随着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设备、器械更新升级,技术不断提高,微创外科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操作技巧的技术改进更是各有所长,从传统开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从三孔到两孔、单孔到经脐或经自然腔道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一些以往的禁忌证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为适应证。新技术的报道可以为国内或国际首例[1~3](需要省级以上单位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及其相关的遗传咨询中的意义。方法细胞培养方法收获中期细胞后制片,常规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2300例羊水细胞培养病例中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63例,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21三体21例,18三体9例,13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7例,含mar染色体的1例。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检查之一,而血清学筛查,染色体检查和超声检查三者相互结合对于预防出生缺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光疗对新生儿的DNA是否有损伤。方法:采用LE11.8小卫星探针,经Southern印迹法检测接受光疗前后新生儿外周血的DNA指纹谱带。结果:22例接受光疗前后的新生儿DNA指纹相比,均未见到任何谱带的改变。结论:光疗未引起新生儿的DNA损伤,应用国产蓝光治疗器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48h内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庆典仪式纪要 2011年5月7日下午,《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办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暨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黄志强院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多重PCR对329例无精子症和671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行Y染色体AZFa、AZFb和AZFc基因微缺失检测。结果共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76例(7.6%),其中AZFc缺失60例(78.9%)。无精子症患者检出率为10%,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检出率为6.4%,这两组缺失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ZFc缺失是最常见的缺失类型。无精子症患者Y微缺发生率较严重少精子症患者高。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为这类患者的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染色体畸变的发病率和特点。方法常规G显带方法对609例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行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总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2.8%,其中包括46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9%),7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9%),25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32%)。其中克氏综合征达39例,占检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83%。在206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检出42例异常核型(20.4%),在228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检出24例异常核型(10.5%),在175例少精子症患者中检出12例异常核型(6.9%)。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在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中常见。我们需要更加有效的检测手段提高男性不育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葡萄胎的受精类型与恶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葡萄胎不同受精形式和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用9个位点(F13A01、FESFPS、VWA、CSF1P0、TPOX、TH01、D16S539、D7S820、D13S317)复合STR-PCR方法对54例葡萄胎病例进行分析,区分受精类型;通过追踪病人刮宫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变化判断葡萄胎是否恶变.结果:54例葡萄胎病例中10例恶变,占19%(10/54).54例中38例为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恶变均发生于这些病例中,占26%(10/38):空卵单精子受精的"纯合性"葡萄胎28例,恶变8例,占29%(8/28);空卵双精子受精的"杂合性"葡萄胎10例,恶变2例,占20%(2/10).DNA来自双亲的单倍体卵子双精子受精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16例,无恶变发生.结论: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比DNA来自双亲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易于恶变(P=0.024 2),而前者的恶变发生与其"纯/杂合性"无关(P=0.6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VEGFR-1)在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双胎分娩后,取20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其中TTTS 10例,未发生TTTS的对照组10例)两胎儿脐带下方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胎盘组织中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和VEGFR-1蛋白进行定位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对其蛋白及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HIF-1α主要定位于滋养层细胞及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VEGF主要定位于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内;VEGFR-1主要定位在绒毛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内;TTTS胎盘组织中供血儿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VEGFR-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受血儿及对照组(P<0.001),而受血儿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绒毛膜双胎胎盘形成早期,局部HIF-1α、VEGF和VEGFR-1表达增高,可能影响胎盘血管生成并致TTT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S ilver STR(Ⅲ系统3个基因座中各等位基因在葡萄胎基因组中的分布及潜在意义。方法对应用多重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鉴别出的39例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方的完全性葡萄胎进行分析,统计S ilverSTR(Ⅲ系统3个基因座中各等位基因的出现率。结果在39例葡萄胎中,S ilver STR(Ⅲ系统的D16S539座位出现6个等位基因,D7S820座位出现5个等位基因,D13S317座位出现7个等位基因;D16S539座位中等位基因14出现率显著高于人群(P<0.05),D7S820座位中等位基因9出现率显著低于人群(P<0.01),其余各等位基因出现率与人群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D16S539、D7S820和D13S317基因座位杂合度分别为0.1795,0.1282和0.1538;其中可追踪的23例良性葡萄胎中,D16S539出现6个等位基因,D7S820出现4个等位基因,D13S317出现7个等位基因;可追踪的7例侵袭性葡萄胎中,D7S820出现5个等位基因,D16S539与D13S317均出现4个等位基因,其中D16S539和D13S317座位的等位基因9出现率高于良性葡萄胎(P<0.01和P<0.05)。结论葡萄胎D16S539、D7S820和D13S317基因座位等位基因杂合度远低于人群杂合度;葡萄胎具有侵袭性与D16S539和D13S317座位的等位基因9出现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细胞冷冻保存应用广泛,但冷冻会损伤细胞导致代谢紊乱,而冷冻保护剂可缓解该过程。脯氨酸是一种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可快速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水氢键结合抑制低温下冰晶形成,同时可与细胞内水结合减少细胞内水流失,保护细胞内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保护细胞膜。脯氨酸可提高植物、动物及人类体细胞冷冻复苏后存活率。在生殖细胞冷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