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3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20例为良性,10例为交界性,2例为恶性,术前超声诊断结果相符合21例,误诊为纤维瘤8例,乳腺癌3例,肿瘤最大径7cm,肿瘤最小径1.4cm。本组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35.5岁。结论:乳腺分叶肿瘤根据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尤其对交界性和恶性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和血供程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价值,要在鉴别诊断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加强NICU母乳喂养管理及提高NICU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12月选取本院939例NICU住院的新生儿,成立CQI小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分析影响NICU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因素,运用5W1H方法提出整改措施:加强工作责任心,建立母乳接收记录本;健全母乳喂养相关制度,加强宣教,提高家属母乳喂养的意识;规范母乳管理及操作流程;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母乳喂养意识;完善督查机制,专人督查;增加家属送奶时间;咨询和随访。并在整改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对NICU每月日平均母乳喂养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全年有8个月均达阈值60%以上,与整改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医护人员关于母乳喂养的意识增强,加强了NICU母乳采集、接收、储存、处理及喂养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了住院新生儿每月日平均母乳喂养率,促进了NICU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切除触诊阴性乳腺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女性患者的92个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行超声引导下肿块切除术,并对切下的组织进行超声检查以证实肿块被完整切除。结果92个触诊阴性肿块在超声定位下均被一次性切除,定位准确率达100%。其中病理证实纤维囊性乳腺病24个,纤维腺瘤59个,不典型增生4个,恶性肿瘤5个(导管原位癌1个,浸润性导管癌4个)。结论术中超声引导触诊阴性乳腺肿块切除准确可行,可帮助选择最佳切口,提高手术效率,使病灶边缘的组织切除量更加合理,还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九龙藤总黄酮(Bauhinia championii flavones,BCF)调控自噬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CF高剂量组、BCF低剂量组、自噬抑制剂(3-MA)组(n=8),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缺血30min、缺血/再灌注1 h及3 h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总抗氧化力(T-AOC)的含量;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蛋白-Ⅱ(LC3-Ⅱ)、Beclin-1、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BCF能剂量依赖性提高心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的T-AOC,降低CK-MB及i NOS含量,下调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m TOR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与3-MA组相比,BCF能够降低i NOS及CK-MB,提高TAOC水平,缺血期上调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再灌注期下调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缺血/再灌注期均下调m TOR蛋白表达(P<0.05)。结论自噬在心肌缺血期即发生,并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加强;BCF预处理可促进缺血期自噬发生及抑制再灌注时自噬过表达,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的缺失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5月龄TH-Cre Rbpj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共48只,腹腔注射MPTP建立帕金森病(PD)模型,通过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研究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MPTP诱导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 MPTP处理的Rbpj CKO小鼠运动能力强于MPTP处理的野生型小鼠;Rbpj CKO小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数目较野生型小鼠减少;MPTP处理后,野生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明显下降,而Rbpj CKO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无明显改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PTP处理后Rbpj CKO小鼠和野生型小鼠Notch-1胞内结构域(NICD-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且Rbpj CKO小鼠表达量增加更为显著。结论Notch信号通路缺失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阻断Notch信号通路可以降低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16.
文章选用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溶血实验、热源实验、皮内刺激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和皮下植入实验等7个生物相容性实验对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及其浸提液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时,细胞生长形态均良好,数量逐渐增加,无细胞毒性;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浸提液无急性毒性反应;其溶血率为1.67%,符合ISO规定的溶血率<5%的标准;将其注入家兔耳缘静脉后未引起发热反应:注入家兔皮内未引起皮肤刺激反应;注入小鼠尾静脉未引起遗传毒性反应:将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膜植入皮下12周,尚未发现明显的炎症反应.提示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贵州省燃煤型氟中毒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燃煤型氟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在贵州省毕节地区燃煤型氟中毒病区非改灶村抽取150名村民作为非干预组,在改灶村抽取150名村民作为干预组,同时在非病区长顺县抽取150名村民作为对照组.采集观察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组人群VDR Bsm Ⅰ、FokⅠ基因型,观察燃煤型氟中毒地区人群VDR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AA:19.3%(29/150),AG:39.3%(59/150),GG:41.3%(62/150)]、非干预组[AA:4.7% (7/150),AG:14.0% (21/150),GG:81.3% (122/150)]、干预组[AA:7.3% (11/150),AG:23.3% (35/150),GG:69.3%(104/150)]VDR基因Bsm Ⅰ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6,P< 0.05).对照组[TT:45.3%(68/150),TC:48.7%( 73/150),CC:6.0%(9/150)]、非干预组[TT:29.3%(44/150),TC:55.3% (83/150),CC:15.3%(23/150)]、干预组[TT:32.7%(49/150),TC:55.3%(83/150),CC:12.0% (18/150)]VDR基因FokⅠ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P<0.05);与对照组比较,非干预组CC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X2=6.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比携带AA和AG基因型的个体增加了发生氟中毒的风险(非干预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OR值分别为6.2、3.2,P均<0.05),而携带TC和CC基因型的个体比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增加了发生氟中毒的风险(非干预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OR值分别为1.3、2.8,1.3、2.1,P均<0.05).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燃煤型氟中毒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在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分析。结果室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心率震荡明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速组患者心率震荡异常,提示室速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近期女性宫颈炎患者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300例女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女性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145例,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占48.3%,解脲支原体感染118例,由解脲支原体(UU)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占39.3%,人型支原体(MH)感染2例,由人型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占0.7%,UU合并MH感染25例,占8.3%。UU、MH及UU合并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单纯UU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也很高,其次是阿齐霉素、罗红霉素。结论UU在女性宫颈炎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单纯UU、MH及UU合并MH的耐药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单纯性感染和混合性感染选用敏感性较高的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心率震荡(HRT)与心率变异性(HRV)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病人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7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和80例正常对照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HRT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SMI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HRT与HRV均明显异常(P<0.05或P<0.01).结论 SMI病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