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128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心理健康、职业决策等方面都起到相当的作用。自80年代以来,国外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相当多,其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国内心理学界的广泛注意,本文将就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和作用机制1.定义: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本质上是自我生成的能力,是人类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它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和改变[1]。自我效能的…  相似文献   
72.
高血压一级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而高血压一级预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从1992年6月到1995年7月,我们对从国棉一厂、三厂3276名职工中筛选出的327名高血压高危个体,对他们进行了3年的干预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健康教育和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以预防高血压的可行性,作为今后开展高血压人群防治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检测血浆中致炎因子IL-6、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CD40L)的水平,探讨这些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并介绍本科室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近期护理及远期康复指导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总结本科室2007年1~12月共9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男44例,女54例,年龄25~92岁,平均58.5岁.结果 全部98例患者均施行整体护理,术后康复训练遵照循序渐进原则,无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脱位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风险大,但只要认真执行护理及康复训练原则,完全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护理对于患者康复情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5.
层粘连蛋白(LN)又称Ⅳ型胶原基质,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非胶原糖蛋白,存在于多种组织的基底膜.现有资料表明,LN是细胞与基质黏着的介质,而LN与细胞的黏着是通过层粘连蛋白受体完成的[1-2].  相似文献   
76.
岩藻黄质(fucoxanthin,FX)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藻类和无脊椎的动物中的海洋活性物质,它的特点是分子质量小,化学活性强,易氧化,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对皮肤细胞、肝、肾、脾和组织没有毒性。自从FX被发现后,它的安全性得以证实,其在体内和体外的代谢、不同的提取工艺及活性被研究,FX因其显著的活性,目前已经被用于临床试验和产品开发。研究表明FX具有开发为临床用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77.
脑卒中偏瘫上肢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体的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性运动为主 ,偏瘫后不容易获得代偿 ,而且恢复也比下肢要差[1 2 ] ,因此 ,康复训练对上肢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3]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促进运动 ,恢复功能性活动。1双手上举训练患者双手叉握 ,即双手十指交叉 ,患侧拇指处于上方 ,掌心相对 (图 1a) ,在坐位或仰卧位下 ,由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过头 (图 1b)。此项训练 ,有利于恢复肩胛带及肩至手指各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也有助于诱发上肢的运动功能。2上提肩胛骨训练患者取坐位 ,双臂自然下垂 ,用力向上耸肩并保持2— 3秒 ,…  相似文献   
78.
背景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有关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状况的报道较少.目的对比观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肺功能状况的差异,探讨糖尿病病程与肺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象选择2000-01/2003-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9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胰岛素依赖型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70例.另外将90例患者以10年病程为界分为2组,病程小于10年组40例,病程大于10年组50例.选择肺功能正常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均为积极参与本课题的志愿者.方法分别测定各组观察对象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呼气流速峰值及最大通气量,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观察对象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状况比较.②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比较.结果①各组观察对象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状况比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肺通气功能都显著下降(t=1.999~2.301,P<0.05).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通气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比较病程>10年组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明显劣于病程<10年组患者[肺活量(L)2.62±0.65,3.25±1.25;用力肺活量(L)2.40±0.52,3.21±0.9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75.31±2.31,80.63±5.56;呼气流速峰值(L/s)4.33±0.68,5.98±1.02;最大通气量(L/s)76.22±6.98,89.21±5.69(t=2.012~2.350,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较正常人有减退的倾向,且病程较长的患者肺功能下降明显,临床工作中应予以密切重视.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使用计算机photoshop技术,观察研究静态肿块组织特性以提高超声的诊断能力。方法 应用Interword智能图文管理系统,将B超获取的诊断图像,经二次处理软件包manage格式,对B超组织图像包块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肿块组织直方图测定和彩色变换处理,提供了频谱数据及彩色图像的信息,直方图各灰阶参数在诊断肿块组织特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客观的半定量化指标。结论 应用此计算机技术,具有简便可行,且提高静态脏器及肿物性质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0.
背景: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多种药用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现已明确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等。许多证据表明白藜芦醇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机制并不明确。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和黑龙江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5-03/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5,15,45mg/kg),每组12只。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白藜芦醇组:按5,15,45mg/kg剂量静脉注射白藜芦醇(购自湖南华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221,纯度≥99%)10min后结扎。模型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min后结扎。分别观察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及结扎后1,5,10,15,30min标准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心肌缺血6h后进行心肌红四氮唑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确定心肌损伤程度。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的ST段上移情况,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结扎后1,5,10min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扎后15,30min白藜芦醇各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③白藜芦醇组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④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白藜芦醇各剂量组(P<0.05),模型组Bax和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低于白藜芦醇中、高剂量组(P<0.05),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该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发挥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其调节Fas,Bcl-2及Bax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