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和慢性肝炎组织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与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以及58例慢性肝炎组织中Ang-1、Ang-2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中Ang-2表达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ng-1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VD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ng-2与原发性肝癌肿瘤大小、分级、有无转移、MVD水平相关。慢性肝炎组织中Ang-1、Ang-2表达随着炎症程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越高表达越强,但将各分期合并为不同的组合后,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生成在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癌中起重要作用,但Ang-1、Ang-2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其在促进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癌中的证据还不是很充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由于各历史时期度量衡制度及中医临床方药用量的差异,导致了历代方药剂量与折算标准的不同,因此在对经典名方中方药剂量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守传承精华、古为今用、古今衔接、凝聚共识的原则,并首先依据历代度量衡制度对方药剂量作出折算。若折算剂量明显超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则在保证原方药物用量比例不变的前提下,一方一议,参考专家共识、结合药物安全性评价进行折算;对于以非标准单位计量的药物,则综合文献分析与实物测量给出折算范围。对于服量的折算,以原文为依据,参考不同时代的计量标准进行折算;若原文服量不明确,则依据该方剂的历代演变,参考相关古籍并结合现代应用确定折算服量。最终确定经典名方的折算标准为汉唐时期一两折合今之13.8 g,一升折合今之200 mL;唐代一分折合今之3.45 g;宋金元时期一钱折合今之4.13 g,一盏折合今之300 mL;明清时期一钱折合今之3.73 g,一杯及一盅均折合为今之200 mL。对于以非标准计量单位记录的药物,则需要在综合分析确定其基原的情况下,进行实测以确定其折算标准,必要时,可通过对照成书年代相近的医书中对于功效主治相同或相近的同名方剂药物剂量的不同记载来辅助确定折算标准。通过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方药剂量折算原则的解析,有助于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和成药开发。  相似文献   
23.
在老龄化状况加剧的社会进程中,以中医学观念为指导,树立"积极老龄化"的观点,鼓励老年人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状态且将自己作为社会的重要资源,融入并参与社会活动,这是促进维护脑健康的重要环节。从"中医对脑及脑老化的认知重在过程观察""脑健康体检与轻度认知障碍警示防治""老年人群轻中度认知障碍的‘以证统病’的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观察治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积极老龄化应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希望推荐进入中国脑科学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24.
"胞宫虚寒"之名首见于清代《温病条辨》,是指阳气亏虚、胞宫失于温煦。"胞宫虚寒证"一词首见于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之后,"胞宫虚寒证"作为中医学规范名逐渐成为共识。对"胞宫虚寒证"这一名词术语的源流进行了考证,以期为相关中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5.
癫痫痰邪的产生包括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胎儿先天不足,元气虚,气不化津,邪聚痰生;孕妇妊娠失调,受六淫邪气所累,或为七情、饮食所伤,易致胎儿脾虚生痰.无论是因痰致痫抑或是因痰而加重病情,最终皆会造成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痫发.文中归纳了5种治痰法,包括化痰法、坠痰法、逐痰法、涤痰法、涌吐法,其中化痰法应用较广,又分为化...  相似文献   
26.
心藏象理论,发展至明清己日臻成熟。对惊悸、怔忡从病因及临床表现都有详细的鉴别,对"心肾相关,水火既济"理论的阐述更为准确与详尽。脏腑辨证方法更加完善,并与其他辨证方法互参。温病学说发展成熟,中西医汇通思潮开始出现。心藏象理论得以发挥与创新。在胸痹治法方药方面,活血化瘀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藏象理论认识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27.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血府逐瘀汤组。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复制M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各组大鼠血清CK,LDH-L以及IL-1β,IL-6,IL-10含量,并在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能降低血清IL-1β,IL-6水平,促进IL-10的表达(P0.01),同时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血清CK及LDH-L含量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血府逐瘀汤对MI/RI大鼠有保护作用,与调控炎症反应并保护心肌超微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贵州航天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依照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不良情绪、用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与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护理前,护理后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减少,且试验组的减少幅度更大(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可起到理想效果,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温阳益心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reperfosion injury,MI/RI)NIK/IKK/I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温阳益心方组及氟伐他汀组.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