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深部脑刺激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深部脑刺激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其他电刺激方式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选择性高、可逆、可调、无毁损等优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电刺激脑内不同结构,可缓解帕金森病、癫痫、慢性痛、抑郁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引起的副作用较少见.深部脑刺激正在逐渐成为治疗难治性神经精神疾病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2.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外国政府卫生网站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国政府卫生网站的研究,特别是对其网站的信息内容、结构设计与服务特色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出一些对我国政府卫生网站建设有益的经验,以促进我国政府卫生网站朝着科学、便捷、易用性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84.
85.
数据挖掘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据挖掘是一门新兴技术,即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挖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包括:在生物医学/DNA、临床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医学图像、药品/毒理学等的应用,以下对数据挖掘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6.
87.
通过文献综述方法从5个方面探讨国外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政策变化、实施方法及应用,从政策、实施方法、应用等方面总结其对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8.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阐明其发病理论一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继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叶发现内源性气体分子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人们又发现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一种最新发现的气体信号分子,在调节血管舒张程度等多个方面具有与NO及CO极为相似的特性.最近,人们针对它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改善年轻美容就医者面部轮廓, 获得满意外观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整形外科收治面部轮廓欠佳年轻美容就医者10例, 男1例、女9例;年龄18~35岁, 平均28岁。用肿胀法抽吸自体脂肪, 经过清洗、提纯后将超量10% ~ 30%脂肪颗粒注入面部轮廓欠佳的部位。术后随访, 观察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10例患者面部轮廓得到较好的改善, 术后无面部不对称、局部皮肤凹凸不平、皮肤感染坏死、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出现, 其中8例经过1次填充, 2例经过2次填充。随访6~24个月, 术后效果较好, 患者、整形医师、第三方医师评估改善程度优良率均>80%。结论用自体脂肪改善年轻美容就医者的面部轮廓, 手术易行、创伤小、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0.
为确定经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引起的皮肤循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关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可能是由细传入纤维内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用Capsaicin作为工具药,进行穴位注射后,观察两种反射条件下穴位引起的神经生炎症反应分布。结果发现,穴位注射Capsaicin后,在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条件下电刺激承山穴均不能引起相应部位肉眼可见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定量分析也未发现Evans蓝的明显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