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儿童血液微量元素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2组末梢血锌(Zn)、铁(Fe)、血铜(Cu)、钙(Ca)及镁(Mg)元素水平;比较不同频率呼吸道感染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及反复肺炎患儿的各微量元素水平。结果观察组血Zn、Fe、Cu、Ca、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3次呼吸道感染患儿Zn、Fe、Cu、Ca、Mg水平显著优于4-6次与〉6次患儿(P均〈0.05),4-6次呼吸道感染患儿Zn、Fe、Cu、Ca、Mg水平显著优于〉6次患儿(P均〈0.05);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Zn、Fe、Cu、Ca、Mg水平均显著高于反复气管支气管感染与肺内感染患儿(P均〈0.05),单纯反复气管支气管感染患儿Zn、Fe、Cu、Ca、Mg水平均显著高于反复肺内感染患儿(P均〈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Zn、Fe、Cu、Ca、Mg微量元素水平偏低,且与发作频率、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患双方对家属代理同意的认识与态度、探究制约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96名临床医师、230名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家属代理同意的态度受其自身年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生活自理能力和学历的影响;家属倾向于向年老、低收入、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隐瞒病情;除法律规定外,避免与家属产生纠纷是医生更注重与家属沟通的主要目的.结论 法律制度、家属对知情同意作用的认识及患者自身的年龄、经济状况、自理能力是影响患者自主知情同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曾俊玲  廖锋  许小冰  陈煜森 《新医学》2022,53(5):330-335
目的 分析和总结出现头痛和视力障碍罕见非典型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报道1例出现头痛和视力障碍罕见非典型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中文检索词“视力障碍”“视力损伤”“头痛”“头疼”,英文检索词“GQ1b”“vision disorders”“visual disorders”“visual disturbance”“headache”“head pain”“cephalalgia”等在PubMed、Web of Science 、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结合文献对该类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做总结。结果 该例患者为71岁男性,发病3周前有腹泻病史,表现为头痛和视力障碍,脑脊液抗GQ1b抗体(+),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诊断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头痛症状缓解,20 d后视力基本恢复。检索文献共收集了9例以视力障碍为表现、5例以头痛为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资料,该类患者起病前均有前驱感染史,血清或脑脊液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予类固醇激素或Ig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可以仅表现为孤立性的非典型症状,如头痛和视力障碍,当有前驱感染史时,应早期识别诊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细菌病原学的变迁,条件致病菌所致的败血症日趋增多,但微球菌败血症临床报告尚少。我院儿科1988~1989两年间收治微球菌败血症患儿所致者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1)有败血症的临床表现;(2)双份或单份血培养一次只有微球菌生长。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1991年12月我院细菌室共获得血培养阳性标本414例,其中不动杆菌36例,结合临床诊断为不动杆菌属败血症34例(8.2%),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因"右前胸壁包块18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前胸壁可及一6cm×4cm ×3cm包块,质软,活动度可,边界清,无压痛.心、肺、腹未及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未见异常.X线胸部平片示:右前胸壁皮下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股骨大粗隆单发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将15年来我院诊治的5例大粗隆单发结核的资料收集整理,对经病理证实的5例单发大粗隆结核的影像学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大粗隆单发结核较其他部位的骨关节结核少见。②大粗隆单发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骨质缺损及寒性脓肿。部分病例可见软组织钙化斑形成。③本病多发于成年人。结论:股骨大粗隆出现骨质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并作相应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Aurora-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Aurora-A基因与胶质瘤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了4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20例正常脑组织中Auro-ra-A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关系。结果Aurora-AmRNA在胶质瘤组、Ⅰ-Ⅱ级胶质瘤组、Ⅲ-Ⅳ级胶质瘤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414±0.157%、0.380±0.067%、2.050±0.144%、0.040±0.004%。统计显示Aurora-AmRNA表达水平在胶质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Ⅰ-Ⅱ级胶质瘤组及Ⅲ-Ⅳ级胶质瘤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Aurora-AmRNA表达水平在Ⅲ-Ⅳ级胶质瘤组中显著高于Ⅰ-Ⅱ级胶质瘤组(P0.05)。结论Aurora-A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有高表达,说明Aurora-A基因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urora-A基因在Ⅲ-Ⅳ级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组织中有更高表达,说明Aurora-A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