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2篇
  免费   829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医药卫生   1145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平胃散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E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收集平胃散化学成分和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肥胖2型糖尿病靶点;通过STRING和David的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PPI网络分析及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及关键成分,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整理得到平胃散的70个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414个靶点,肥胖2型糖尿病靶点475个,共有靶点56个;PPI网络显示,AKT1、ESR1、NFKB1、PIK3CA等靶点可能是平胃散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发现共有靶点主要参与脂肪分解调节、TNF信号传导、胰岛素抵抗、胆汁分泌和cAMP信号传导等多种疾病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发现苍术酮、茅苍术醇、β-桉叶醇、光甘草定、厚朴酚、异甘草素等成分是平胃散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子对接显示,7个关键成...  相似文献   
92.
患者女性,54岁,因发现脾脏肿大4年而入院,有乏力、多汗、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体检:脾脏肿大,下缘平脐,质中等,边缘钝,轻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B超和CT示脾脏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未见异常。遂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明显肿大,颜色正常。  相似文献   
93.
转专业学生面临着新集体与新专业的重新适应等问题,可能会产生孤独感或抑郁情绪。本文探讨转专业对大学生孤独感与抑郁状况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从山东某高校2004、2005级(指转专业前的年级)692位转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42位。在接受调查时,2005、2004级转专业学生进入新专业学习已分别达5、17个月。为每位转专业学生配一对照(未转专业的学生),配对的原则为:与转专业学生同一班级、同  相似文献   
94.
瘦素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瘦素的发现是基于对肥胖基因的研究,最初使它受关注的是它减少动物摄食和降低体内脂肪沉积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对它的一系列研究已远远超出了这个单一的领域,瘦素对肝肾等全身多种重要器官生理的活动、整体水平的糖脂代谢甚至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被陆续发现.虽然其中仍有许多机制待阐明,但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本文主要归纳介绍瘦素调节脂肪代谢的基本作用及其对骨骼、神经、消化、心血管以及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作用的一些较重要的研究发现,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
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是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多形核白细胞中的一种阳离子抗菌蛋白。研究证实BPI功能性氨基端片段(rBPl2。/rBPl23)具有与天然BPI55,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它们不仅能广谱杀伤G^-菌还能有效中和内毒素。  相似文献   
96.
自从英国科学家用成年绵羊的体细胞克隆出世界首例“多莉”绵羊的消息被海内外的媒体竞相报道后,近一段时间以来,已引起了世界各地生命科学家、政治家和法律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这一技术是否会用于克隆“人”以及由此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学和伦理学上的后果,表示出了期盼、忧虑或否定;我国的许多学者也以各种形式提出了面对中国国情的建议,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未雨绸级,对我国的克隆技术研究进行行为规范。本文拟对此作一评述,希望这一技术能在我国得到正常发展而不至于走入歧途。一、克隆动物与无性自孩就在人们议论克隆羊的同时…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和EB病毒原位感染特征,以提高对I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对15例IM进行了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的研究.结果 (1)IM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中位年龄18岁),起病急,常有发热(12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多数在短期内痊愈.(2)病变以T区增生为主,斑驳状改变常见,细胞混杂,种类多样,可见B细胞分化谱(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样细胞、浆细胞),包膜不厚,间质不多.(3)病变中以CD3阳性的小T淋巴细胞为主,部分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表达CD20和CD30,信号强弱不等,散在分布.(4)所有病例都有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细胞,数量多少不一(10~100个/HPF),大中小淋巴细胞均可阳性,主要分布在T区,也见于套区、初级滤泡和生发中心内.结论 进一步确认了IM是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IM在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方面都具有特点,只有综合考虑这4方面的信息才能减少错误,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8.
细胞因子参与介导了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SOCS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通过JAK/STAT途径抑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的负性调控蛋白。目前SOCS家族成员中以SOCS1的研究最为深入。SOCS1的缺失会导致T细胞胸腺选择受阻,以IFNγ为主的多种细胞因子的过量分泌,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表达增加等等。因此,SOCS1的正常表达对于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自身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抗CD3单克隆抗体(WuT3)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WuT3杂交瘤细胞总RNA中扩增VH,VL片段,经酶切后通过链接反应构建重组克隆载体,测序鉴定。结果: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发现VH,VL基因与Ig同源,分别符合小鼠IgVH,Vк基因特征。VH基因属于鼠重链VH第ⅡB亚类,全长363bp,可编码121个氨基酸;VL基因属于鼠к轻链第Ⅲ亚类,全长330bp,可编码110个氨基酸,结论:成功获得WuT3单抗的重,轻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100.
从断层图象重建人体脏器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体素表示的表面显示法对连续断层图象进行三维重建及显示。通过提取物体的表面信息,减少数据量,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并用体素的面来表示脏器表面,使重建后的立体表面较接近物体真实的表面。此外,本文还将分段映射的局部配准法引入医学图象的三维重建与显示领域,较好地解决了连续切片的图象配准问题。文中列出了用CT断层图象与解剖切片图象作三维重建的若干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