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12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正气管狭窄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是临床危急重症,随时存在窒息死亡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而气管支架的置入可立即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原发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2]。本研究就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恶性气管狭窄患者,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35例气管狭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2.
李友林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病机本质是"本虚标实",其病位在以肺脾为核心的肺、脾、肾三脏,其基本病理为寒热虚实错杂,脏腑功能不足是其发生演变的基础。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以调理"本虚"为主,以治疗"标实"为辅的"温润辛金、培本宣通"法,取得较好疗效。文章阐述了运用本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基础,并附医案3篇加以说明,阐明李友林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辨证及用药特点,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在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8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Ⅲ或Ⅳ级,随机分为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GF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每组20例。GF组运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支气管插管及对位;M组运用传统方法(先用Macintosh喉镜插管,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位)。记录患者喉镜下声门显露程度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需喉部按压的患者例数以及术后48h内的声音嘶哑及咽痛情况。结果GF组Cormack-Lehane分级明显低于M组(P0.01)。GF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M组[(104.3±11.1)s vs.(138.6±33.0)s](P0.01),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M组(90%vs.55%)(P0.05),需要喉部按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M组(20%vs.90%)(P0.01),术后声音嘶哑和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5%vs.35%,25%vs.75%)(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用于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可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时的应激反应,降低声嘶和咽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型4(IgG_4)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IgG_4水平检测对不同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医的门诊及住院血清IgG_4水平升高(以国际推荐的血清IgG_4水平≥1.35 g/L为异常值)且诊断明确的患者共112例,根据诊断结果分为IgG_4相关性疾病组(8例)、风湿免疫病组(40例)、呼吸系统疾病组(31例)和其他疾病组(33例)。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4组疾病患者中,IgG_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IgG_4水平明显高于免疫风湿疾病组、呼吸系统疾病组和其他疾病组(P0.05)。根据实验室检查资料,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E和血沉这3项指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0.0%、80.0%和77.7%;IgG、血沉与IgG_4的水平呈正相关,而补体C3、C4、清蛋白、前清蛋白和IgG_4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gG_4检测对IgG_4相关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对于免疫球蛋白、血沉水平升高,补体和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降低等异常指标的患者,可及时检测IgG_4水平,结合不同部位的受累器官早期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5.
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氯硝柳胺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氯硝柳胺含量。方法采用1:9乙酸丁酯-石油醚混合溶剂萃取,再用NaOH反萃取有机相中的氯硝柳胺,用双波长光度法测定。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氯硝柳胺的提取率达93%。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4g/m3,检出限为0.042 7 g/m3, 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6×105L/(mol·cm)。结论萃取光度法能用于水样中氯硝柳胺含量的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资阳地区人群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虫种感染频度 ,为制定当地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等比例抽样 ;Kato- 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 ;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蚴虫及其它线虫蚴虫 ;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及带绦虫卵 ;碘液直接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包囊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 ;ELISA法检测血清中囊虫及旋毛虫抗体。结果 受检 2 54 4人 ,最大年龄 90岁 ,最小年龄 6个月。阳性 2 2 10例 ,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为 86 .87% ,检获寄生虫 14种 ,其中线虫 5种 ,吸虫 1种 ,绦虫1种 ,原虫 7种 ,ELISA法检测 ,旋毛虫阳性 1人。人群感染 1~ 6种虫体频度不等。人群性别感染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各年龄均有感染 ,不同年龄组感染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5) ,以 15~ 59岁青壮年为高 ( 92 .37%~ 92 .51% )。结论 该市人群寄生虫感染相当严重 ,受染因素与人群卫生、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受教育程度、卫生意识、饮用水源、职业、年龄、自然条件、种植、施肥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摘要:目的: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乙酰甲胆碱和磷酸组胺引喘豚鼠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平喘作用;采用氨水引咳小鼠实验、枸橼酸引咳豚鼠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镇咳作用;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祛痰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桂芍子喘颗粒高剂量组豚鼠引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桂芍子喘颗粒各剂量组小鼠和豚鼠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桂芍子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和豚鼠咳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桂芍子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酚红排泌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桂芍子喘颗粒具有一定的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血糖、体质量以及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月6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孕期教育及孕期营养指导;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接受母婴专科护理门诊指导,根据每位孕妇的年龄、体质量、孕周、血糖水平、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运动方案,进行一对一咨询和个性化指导。结果干预后,两组孕妇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相比,除了饮食控制知晓情况,坚持少食多餐、控制甜食,定时检测血糖这3项外,其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孕妇在孕32,36,40周和分娩当天餐后2 h血糖与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分别为13.33%,23.33%,30.00%,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857,7.9245,5.4545;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为(3316.13±364.78)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1)。结论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干预可有效提高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减少妊娠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不同材质的气管导管对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Ⅰ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加强型气管导管,Ⅱ组麻醉诱导后插入普通型气管导管。记录拔管时血压、心率变化及呛咳反应,于拔管后1h以及24h记录患者咽喉痛、咽干、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发生,并按照VAS评分记录咽喉痛程度。结果拔管后1hⅠ组患者咽喉痛的发生率10%,Ⅱ组患者的咽喉痛发生率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4hⅠ组患者咽喉痛发生率为3.3%,Ⅱ组患者咽喉痛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型气管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能减少患者拔管后1h咽喉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 对阿戈美拉汀用于抗抑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方法 系统检索CNKI、万方医学、Medbooks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01月01日至2020年01月31日,筛选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相比较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与安全性。借助Revman5.3软件对精选出来的文献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组患者有效率[OR=0.97,95%CI=0.78~1.22,P=0.82]、治愈率[OR=1.06,95%CI=0.76~1.47,P=0.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戈美拉汀组与对照组的抑郁量表终点评分与基线的差值比较[MD=-0.24,95%CI=-0.88~0.39,P=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戈美拉汀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OR=0.56,95%CI=0.45~0.69,P<0.00001,I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且安全性还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