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探讨采用微侵袭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方法。方法:总结应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型脑干出血9例经验,并对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术后处理做初步讨论。结果:全部病例立体定向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存活5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脑干出血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重型脑干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2.
高血糖、胰岛素与炎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糖历来被认为是患者对于应激的正常生理反应,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它可满足葡萄糖依赖器官的能量需要,故处理多施以传统方法,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即当其血糖水平〉12.2mmol/L时经皮下或静脉给予胰岛素治疗。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直接相关,而胰岛素强化治疗是近年来危重病人血糖水平的有效措施,对降低病死率效果显著。胰岛素强化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同时其抗炎效应也可能对危重病人机体反应、保护器官功能有益。本文就以上观点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大量生产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和保存方法。为组织工程骨的培养提供种子细胞。方法:从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胫骨上端髓腔抽吸骨髓,接种、培养及液氮冻存。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测定碱性磷酸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结果:在培养过程中,未分化的骨髓基质细胞选择性粘贴于培养皿底,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并呈集落生长。培养值至9-10天时,贴壁细胞单层融合。传代后的细胞形成集落的趋势明显下降,但细胞形态仍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复苏细胞贴壁时间延迟,但增殖速度和形成没有改变。可测出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成功地建立了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和冻存方法。  相似文献   
84.
梁海峰  侯亚利  刘新华 《河北医药》2008,30(10):1473-1475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CS)对冠心痛(CHD)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CHD合并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普伐他汀20 mg每晚1次.B组:普伐他汀20mg每晚1次 西洛他唑50 mg,每日2次;另设健康对照组38例,治疗并随访6个月.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3个月后A、B 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降低(P<0.05);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C、LDL-C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显著低于A组,HDL-C显著升高(P<0.01).B组冠心病加重百分率较A组降低(P<0.05).结论 西洛他唑可降低CHD合并2DM患者的TG水平,并提升HDL-C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5.
以病例分析为切入点 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以病例分析为切入点,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考核三个方面,结合临床,改革旧的教学观念与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促进了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提高,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全面提高了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6.
脑干血肿的立体定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例,其中女3例,男1例;年龄40~67岁,平均55.5岁。病程6h以内。1.2临床表现均有意识障碍,中度昏迷3例,深昏迷1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较急等;瞳孔变化:3例双侧瞳孔呈针尖样,1例右侧瞳孔散大。1.3辅助检查发病6h内均行CT检查,脑桥出血3例,中脑出血1例,破入第四脑室2例,出血量约6.5~10.7ml,平均7.3ml,第四脑室的出血量4~6.5ml,平均5.1ml。1.4手术方法1.4.1针对脑干出血的处理方法:在头…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Ⅲ型(CM Ⅲ)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手术治疗的10例CMⅢ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患者的颈椎MRI,头颅CT,肢体运动以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脊膜脊髓膨出切除、后颅窝减压、硬脊膜修补术,侧脑室腹腔分流8例,10例患者中术后死亡1例,脑脊液漏3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随访6个月~4年,分流管腹腔端感染1例,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患者脑积水缓解6例,患者运动功能较前改善3例,患者智力发育正常8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CMⅢ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发的脑积水均需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处理,尽管术后并发症多见,但是总体预后尚良好.  相似文献   
88.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应激性高血糖症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6危重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传统治疗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开始治疗前、治疗后72h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可溶性TNF受体Ⅰ(sTNFRI)、Ⅱ(sTNFRⅡ)、sFas以及sFasL的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sTNFRII水平明显低于胰岛素传统治疗组(P〈0.05);TNF-α、sTNFRI和sTNFRII均随病情的缓解而下降(P均〈0.05)。认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改善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腰椎脊柱爆裂性骨折伴急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血清神经丝轻链(NFL)、热休克蛋白70(HSP70)、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表达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3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均为腰椎爆裂性骨折,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法,分为完全SCI组34例,不完全SCI组79例;男性51例,女性62例;年龄45~66岁,平均55.7岁;道路交通伤94例,高处坠落伤19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7例;饮酒史23例、吸烟史17例.同时纳入同期在笔者医院行身体检查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治疗前血清NFL、HSP70和NSE水平.患者均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随访6个月后,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72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指标与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 完全SCI组、不完全SCI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清NFL[(67.4±6.7)pg/mL vs.(29.3±6.4)pg/mL vs(6.0±1.5)pg/mL,F=58.304,P<0.001]、HSP70[(26.6±4.9)ng/mLvs.(19.2±4.6)ng/mLvs.(13.2±3.4)ng/mL,F=13.633,P<0.001]和NSE[(24.9±3.0)ng/mL vs.(14.7±3.6)ng/mL vs.(10.2±3.0)ng/mL,F=10.4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预后不良组血清NFL[(59.2±7.0)pg/mL vs.(18.3±4.0)pg/mL,t=34.416,P<0.001]、HSP70[(20.3±3.1)ng/mL vs.(15.3±3.3)ng/mL,t=7.937,P<0.001]和NSE[(21.0±4.1)ng/mL vs.(12.8±3.0)ng/mL,t=11.385,P<0.001]表达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Logistic结果表明血清NFL(OR=2.776,95%CI:2.238~3.444)、血清HSP70(OR=2.998,95%CI:1.513~5.942)和血清NSE(OR=1.879,95%CI:1.219~2.898)等指标是爆裂性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可得,血清NFL诊断的临界值为40.39pg/mL,其对应的敏感度为73.17%,特异度为73.61%,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0.750~0.852);血清HSP70诊断的临界值为17.33ng/mL,其对应的敏感度为70.73%,特异度为69.44%,AUC为0.760(95%CI:0.707~0.812);血清NSE诊断的临界值为16.03ng/mL,其对应的敏感度为58.54%,特异度为58.33%,AUC为0.631(95%CI:0.564~0.698).将回归预测方程作为新变量P,在最佳临界切点时,回归分析的敏感度为80.49%,特异度为79.17%,AUC为0.869(95%CI:0.831~0.907),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NFL、HSP70和NSE在脊柱爆裂性骨折合并SCI患者异常高表达,且上述诸血清因子是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40岁,工人。主因反复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一年余,伴返酸、嗳气,进食后疼痛无明显缓解,于当地社区诊断为慢性胃炎,根据医嘱服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等药物后,症状时有好转,但此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自述2周前饮酒后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呈灼烧样感且症状逐渐加重。自述服西咪替丁、丽珠得乐等药无效后到我院就诊。查体:呼吸25次/min。脉率90次/min。心、肺检查均正常。上腹部压痛,未扪及肿块。心电图示:电轴左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病变位于胃体上部及胃窦部前壁。位于胃体上部者(图1)表现为突出于胃壁的约4cm&#215;6cm类椭圆形充盈缺失区。病变边缘清楚。且分布多发不规则切迹。周围胃壁柔软度减低伴有轻度痉挛。周围粘膜皱襞粗大紊乱并直达病变边缘。病变区表面造影剂分布欠均匀。见大小不等的点状高密度影与之相伴。位于胃窦部者(图2AB)表现为近大弯侧约2CM结节样充盈形缺损区。局部腔壁线光滑连续。病变边缘呈现不规则浅分叶状,周围粘膜紊乱增粗,病变表面呈细网格状改变,其内部分布多发不规则深龛影,周围壁活动度尚好。数字胃肠机下对患者进行多体位摄片及反复用硫酸钡对病变进行涂抹,病变形态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