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华北新农合实施前后病员流向分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经济水平下的新农合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观察450万人口范围内的新农合运行状况,统计对比当地实施新农合前后卫生服务利用程度的各项指标。结果:年住院率、两周就诊率、门诊分流构成、住院分流构成等各项卫生服务利用指标,较新农合实施前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新农合的实施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程度,使农村居民就诊医院的层次重心下移,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利用,缓解了城市大医院的压力。  相似文献   
72.
文章结合华北北部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现状,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现实工作中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医疗卫生工作问题的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3.
脊髓栓系综合征1224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22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数据分析评价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方法 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并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相应地应用尿动力学、神经电生理等检查监测手段.术后疗效按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结果 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1197例(97.7%)达到Ⅰ级,19例(1.5%)达到Ⅱ级, 8例(0.7%)为Ⅲ级.手术近期疗效:显效174例(14.2%),有效891例(72.8%),无效153例(12.5%),加重6例(0.5%).结论 尽早地并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已达成共识.MRI检查、尿动力学以及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4.
乳糜胸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糜胸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潜在病因及个体临床状况,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较为困难.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链甘油三酯饮食、静脉营养、药物治疗、胸腔穿刺、胸膜固定术、胸腹膜分流术、胸导管结扎或栓塞术等.本文就乳糜胸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外伤性小脑幕切迹下疝手术时间、伤型与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外伤性小脑幕切迹下疝的术前时间、伤型与手术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8例小脑幕切迹下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GOS评分评价预后,评价时间为伤后一年。结果按GOS评分分组,平均术前时间良好组为(153.68±80.59)mn;中残组(170.83±82.40)mn;重残组(238.50±96.24)mn;植物状态组(243.13±104.71)mn;死亡组(251.54±138.31)mn。各组术前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复合硬膜外(或下)血肿者,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12.77%和46.81%,单纯硬膜外(或下)血肿者良好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9.02%和14.63%,两组相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在脑疝发生后2h 30mn内解除脑疝,疗效一般较好。②复合性硬膜外(或下)血肿者死亡率较单纯硬膜外(或下)血肿者明显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肾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4h,选取固定位置,制备10%肾组织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ATPase活性、TNF-α、IL-6含量,观察肾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二次打击后,未结扎组大鼠肾匀浆MPO、TNF-α、IL-6显著高于假手术组,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结扎组大鼠肾匀浆MPO、TNF-α、IL-6显著低于未结扎组,ATPase活性显著高于未结扎组(P<0.01,P<0.05);且结扎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未结扎组轻微。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减轻失血-LPS致大鼠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管结扎降低炎症介质TNF-α、IL-6水平,提升细胞膜ATPase活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MMLEC)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休克淋巴液损伤MMLEC的机制。方法:正常大鼠MMLEC原代培养,应用第三代MMLEC进行研究。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血压40 mmHg,维持90 min),引流休克时肠淋巴液及门静脉血,并以正常肠淋巴液、门静脉血作为对照。以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MMLEC 6 h,以休克血浆、正常淋巴液、正常血浆、胎牛血清(FBS)、DMEM培养液作为对照。提取MMLEC的cDNA,RT-PCR检测iNOS、TNF-α及IL-6 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MDA、NO、TNF-α及IL-6含量的变化。结果: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6 h后,MMLEC的iNOS、TNF-α、IL-6 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MDA、NO、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淋巴液组、休克血浆组、正常血浆组、FBS组以及DMEM组;且休克血浆作用MMLEC 6 h后的iNOS、TNF-α、IL-6 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的MDA、NO、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淋巴液组、正常血浆组、FBS组以及DMEM组。结论:休克淋巴液可使大鼠MMLEC的 iNOS、TNF-α及IL-6 mRNA表达增强,促进自由基释放,从而诱导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8.
脂阿拉伯甘露糖(Lipoarabinomannan,LAM)是一种80年代中期分离纯化的,与结核杆菌细胞壁有关的糖脂,能够大量分泌且具有较高的免疫性,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免疫系统便会对此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IgG,即抗脂阿拉伯甘露糖的抗体,简称LAM—IgG。所以,临床上检测其含量,特别是联合检测结核分支杆菌DNA(TB—DNA)和LAM—IgG,对诊断结核性胸腹积液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其声像图特点:(1)胆囊明显肿大;(2)胆囊壁毛糙,增厚或不厚;(3)胆汁粘稠或胆囊蓄脓。(4)多伴有胆囊结石;(5)超声莫菲氏征阳性。结论:超声显像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n=6)。夏至草组和模型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90min,对照组仅手术。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g/ml,6g/kg.bw),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制备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检测各器官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夏至草组各器官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05),且各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至草醇提物减轻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后器官损伤的机制与降低NO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