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8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446篇
医药卫生   1120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677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肌低灌注、肌动力反射信号过度传递和运动时换气不足的重要机制。为评价长期应用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是否可以改善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Guazzi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患者在目前治疗药物基础上加服安慰剂(23例)或西地那非(23例)50mg,每日2次。患者加服西地那非或安慰剂前,  相似文献   
92.
爱西特对小分子尿毒素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爱西特对小分子尿毒素的吸附能力及影响其吸附的因素。方法:将尿素、肌酐、尿酸标准品加入蒸馏水配成尿毒素溶液并加入爱西特作用不同时间,检测其尿毒素成份。干扰组分别加胆汁、氨基酸、林格氏液、葡萄糖液、Hcl和NaOH,并同时加入爱西特吸附后检测尿毒素浓度变化。结果:尿素、肌酐、尿酸浓度5min开始下降,尿素40min达最低值,50min后有反弹,肌酐、尿酸10~30min达最低值,以后趋稳定。胆汁、氨基酸、电解质、葡萄糖液、酸碱等对爱西特吸附尿酸无明显影响,但对尿素、肌酐吸附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胆汁、氨基酸对尿素干扰最大,葡萄糖液、酸碱次之;pH2.0液对肌酐吸附干扰最大,葡萄糖次之。结论:爱西特对尿素、肌酐、尿酸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但随著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能力下降。胆汁、含氮物、糖及不同DH对爱西特的吸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柴胡及其煎剂中皂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全面揭示柴胡煎煮前后皂苷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 - 水, 梯度洗脱 [0 ~ 70 min: 乙腈 - 水 (22∶78) → (50∶50) ]; 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10,252 nm. 结果柴胡煎煮后的指纹图谱中出现了9个药材中不存在的新色谱峰. 结论对柴胡煎煮中新出现的皂苷类成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从中医角度揭示中药柴胡功效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4.
慢眭肾病(CKD)是值得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发病率逐渐上升,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经济问题。目前注意到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是透析和肾移植,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CKD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现已认为CKD也与CVD有关,且比急性进展中的肾功能衰竭更容易死于心血管疾病,CVD是CKD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凶险、进展迅速、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常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胃肠道在SAP起病早期首先受累,表现为胃潴留、十二指肠排空迟缓及肠麻痹等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常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菌群移位、呼吸循环受限、全身感染等严重后果。故胃肠道功能复苏在SAP的早期治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大黄联合电针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dihydroartemisinin in pancreatic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 Methods For cultured cells,cell growth was determined by the MTT assay and apoptosis was evaluated by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stained with Annexin V-FITG/PI. The protein expression in BxPC-3 cells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assay. BxPC-3 cells were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nude mice to establish pancreatic xenograft tumors and the tumor volume was monitored after exposure to dihydroartemisinin. Ki-67 staining and TUNEL assay were used to assess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tumor tissu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y dihydroartemisinin in vitro, the proliferative inhibition rates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BxPC-3 and AsPC-1 reached up to (76.2 ± 3.5) % and (79.5 ± 2.9) %, and the apoptosis rates were up to (55.5 ± 3.2)% and (40.0 ± 3.5)%,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1) compared with control [(2.0 ± 1.3) % and (0.9 ± 0.4) %]. Dihydroartemisinin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pancreatic xenograft tumors in nude mice.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and apoptusis index were (49.1 ± 3.9)% and (50.2 ± 4.4)% respectively in dihydroarternisinin 50 mg/kg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to those of (72.1 ± 3.3) % and (9.4 ± 2.9) % in control,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ly (P <0.01). Western blot assay indicated that dihydroartemisinin up-regulates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protein p21WAF1 and down-regulates expression of PCNA, increases expression of apoptosis-associated protein Bax and decreases expression of Bcl-2 and activates caspase-9 in BxPC-3 cells. Conclusions Dihydroartemisinin exerts anti-tumor activity in pancreatic cancer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and apoptusis induction. Dihydroartemisinin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anti-tumor drug in pancre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氟比洛芬酯与阿片类药联合取得平衡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ASA I级~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组(FK)、舒芬太尼组(S)、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组(SK),每组15例。分别记录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PACU 10分钟时的静态及动态VAS评分、需要额外镇痛例数、每例患者滞留PACU的时间、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S组及SK组停药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长于F组及FK组(P<0.05),S组及SK组在PA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F组及FK组(P<0.05),但S组与SK组、F组与F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及SK组入PACU后10分钟时静态及动态VAS评分、入病房后2小时静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F组及FK组(P<0.05),且两组在PACU期间需要额外镇痛例数及哌替啶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F组及FK组(P<0.05)。四组患者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可获得平衡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MDA在妊高征患者血清中测定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李军韩晓辉△耿延△李红△△(050051)许多实验证明人体内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笔者测定妊高征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旨在探讨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拜新同 (长效 )及艾克地平 (中效 )两种钙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79例原发性高血压分为 3组 :未用药组 ;拜新同组 (30mg每日 1次口服 ) ;艾克地平组 (2 0mg每日 2次口服 )。用药的第7d做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血压变异性。结果 与未用药组比较 :艾克地平组血压变异性改变不显著 (P >0 .0 5 ) ;拜新同组的收缩压变异性下降 (P <0 .0 5 ) ,舒张压变异性改变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拜新同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变异性 ,艾克地平不改变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0.
耳用滴丸为一新剂型,它比滴耳剂有较多优点.国内常用各种不同规格PEG混合制滴丸,需根据地区的温湿度调整成份的比例.我们采用水溶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醚作基质配制吡哌酸滴丸与PEG配的滴丸作比较,含量测定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两种滴丸在溶出度、透皮吸收率上有显著差异,聚醚均较慢,但工艺简单,兔体内动力学参数两种滴丸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