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细胞因子调节单个核细胞CD11b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标记ABC-AP(ABC-AP)法显示,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种细胞因子中有3种对单个核细胞表面CD11b抗原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强度依次为IL-6〉IL-1〉TNF;IL-1还有使  相似文献   
12.
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精子载体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等5个方面回顾了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生产转基因动物主要的方法仍是受精卵显微注射法,所需设备复杂,技术难度大,成功率低。为此,人们都在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精子携带外源DNA进入卵母细胞的精子载体法是设想之一。九十年代初,Mare和Rottmann等分别报导了电击法和脂质体转染法让精子在体外携带上外源DNA,再行体外受精的方法,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其结果不稳定,阳性率极低。我们采用脂质体包裹外源DNA,直接注入输精管内,数天后与雌鼠交配的方法,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简报如下。1材料和方法将构建好的WAP-t-PA质粒与脂质体混合制备成转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确诊到启动治疗时间间隔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患者脱失的影响,为指导动员治疗咨询提供参考。  方法  对云南省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数据回顾性分析,用COX回归评估不同时间间隔组患者首次发生脱失的风险。  结果  2004年-2018年在云南省接受ART的110 373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从HIV确诊到启动ART时间中位数47(11,550) d,中位随访2.63(0.88,5.28)年。其中47 974例(43.5%)患者在确诊HIV后30 d内启动ART,15 811例(14.3%)间隔时间在31~90 d,14 253(12.9%)例间隔时间在91~365 d,32 335例(29.3%)间隔时间超过365 d。总脱失率为6.77/100人年(95% CI:6.69~6.85)。以 < 30 d组为参照,30~ d组、91~ d组、>365 d组发生脱失的风险分别提高了10%、22%和14%。 < 30 d组、30~ d组、91~ d组、>365 d组患者治疗1年累计脱失率分别为11.4%、12.7%、15.0%和15.7%。  结论  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证实:缩短从HIV确诊到启动ART时间间隔(30 d内)可以减少治疗中脱失。研究结果支持“艾滋病检测与治疗一站式服务”作为防治措施实施,并为云南省指导动员治疗咨询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建立转基因动物最常用的方法仍然是经典的受精卵显微注射法.但这一方法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外:所需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技术要求高;成功率低.电穿孔导入法,是通过高压电场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暂时性的可逆变化,从而使DNA分子进入细胞内的一种物理方法.目前已有一些穿孔导入法促使外源基因转染精子的报道,但由于各处实验室所使用的电击仪器不同,电击缓冲液及电击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各实验结果的报道并不一致.我们用假阴道法采集家兔精子,经电击缓冲液洗涤3次,调整精子浓度至10~6个/ml.电击悬液总体积100ml,加入环状重组质粒pV-WAP-tPA(浓度20μg/ml).使用BAERON600型基因转移仪,设电击条件:周期10;脉冲数1000;脉冲宽度100;距离2.0mm;电压2000,4000,6000;脉冲时间500,1000,1500ms.另设电击悬液中不加质粒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肝损伤时肝干细胞在肝脏内的分布和增值,初步探讨肝脏的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3,-me-DAB喂食大鼠四周,建立应激模型刺激大鼠肝内干细胞的迅速增殖,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ABC法检测肝干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记蛋白CD34、C-11、CK19、OV6和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Nestin在大鼠肝脏内的表达。结果:大鼠肝实质结构改变显著,汇管区内结缔组织细胞大量增生,浸润周围肝组织形成假小叶。靠近界板处断续的排列着卵圆样细胞分别表达CD34、CK19、OV6和Nestin,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特点相似,而且具有典型的干细胞的特点。此外,肝实质内可见大量的单个核样干细胞分别表达OV6、CD34、Nestin和CK19。这些细胞类似造血系统来源的单核细胞分布在肝索、肝血窦、肝内血管、增生的小叶间胆管和胆管之间,多见于汇管区的结缔组织内。结论:3’-me-DAB作用后,肝内存在着多种干细胞,而且具有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增生的干细胞在损伤应激下继续增殖分化为肝实质细胞,参与肝脏的组织修复,同时成为引发肝脏肿瘤的可能原因之一,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和分析云南省开展扩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探索实践,讨论存在的问题,为持续开展扩大抗病毒治疗提供建议。 方 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以及文件的回顾分析以及部分的现场调查。 结果云南省2011年开始扩大抗病毒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点扩展到乡镇级增加服务可及性、政策强化扩大覆盖面、药物方案的优化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等等方面的实践,使得低CD4人群的覆盖面增加、高CD4人数入组比例增大从而每年新入组人数持续上升,初步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的抑制较好以及病死率下降。 结论目前云南省扩大抗病毒治疗初期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持续和深入开展扩大治疗还需要下定决心解决某些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R-590的两个臂—miR-590-5p和miR-590-3p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方法利用miRNA芯片、QPCR对肝癌标本和各细胞株miR-590的表达谱系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脂质体将miR-590 mimic或
inhibitor 转染正常肝细胞或肝癌细胞,MTT生长曲线分析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变化。
Targetscan预测miR-590-5p和miR-590-3p的靶基因,并通过萤光素酶报告系统以及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miRNA芯片
结果显示3个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miR-590-5p和miR-590-3p表达上调。通
过QPCR验证了10 例临床HCC肿瘤标本发现80%的HCC组织相对于癌旁组织miR-590-5p 和miR-590-3p 均同步显著上调。
QPCR结果进一步发现,HepG2、Hep3B、Huh7三株HCC细胞株相对于正常肝细胞株L-O2 miR-590-5p/3p同样表达上调。MTT
和软琼脂克隆形成结果显示,L-O2 分别过表达miR-590-5p 和miR-590-3p,细胞的增殖能力都显著增加(P<0.05);而HepG2、
Hep3B、Huh7分别下调miR-590-5p和miR-590-3p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也都显著降低(P<0.05)。Targetscan预测,PDCD4
和PTEN 分别作为miR-590-5p 和miR-590-3p 的潜在靶基因。萤光素酶报告系统以及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miR-590-5p 和
miR-590-3p 可以分别直接下调靶基因PDCD4 和PTEN的表达(P<0.05)。进一步我们发现miR-590-3p 通过下调PTEN激活
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AKT1-S47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在HCC发展过程中miR-590扮演着重要的致癌因子角色,我们结
果发现miR-590的两个臂都具有促进肿瘤发生的生物学功能,它们分别通过靶向调节抑癌基因PDCD4和PTEN的表达来促进
HCC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并激活核心的PI3K-AKT肿瘤信号通路。由此可见miR-590 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
义,也可作为临床诊治潜在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9.
睾丸内注射和体内电穿孔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体睾丸生精小管注射合并体内电穿孔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 将两种不同处理的转染液分别注射到4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睾丸生精小管内,然后对同一种转染液注射的两组动物中的一组进行体内电穿孔,另一组则不进行体内电穿孔;2周后各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分别与超排处理的SPF级雌性昆明小鼠合笼交配,最后对各组新生仔鼠进行PCR-Southern检测.结果 PCR检测,四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且以A组最高(45%);Southern blotting检测,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组的整合效率(25%)仍高于其他3组.结论 运用在体睾丸生精小管内注射合并体内电穿孔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外源基因的转染效率,该方法是否可广泛用于生产转基因动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人胎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干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34周的引产胎儿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TERT的表达。结果 胎龄10周的肺组织即检测到hTERT的表达,主要表达于正在分支的支气管原始上皮细胞浆内。随着胎肺发育,阳性表达的细胞逐渐向远端呼吸道迁移。到发育晚期,呼吸道上皮hTERT表达较前逐渐减弱,强阳性表达的细胞仅集中在细支气管的基底膜和少数新生肺泡内,在形态上类似基底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结论 在人胎肺发育中hTERT的表达可能是肺上皮干细胞或祖细胞维系其未分化状态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保证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持续正常分化和再生,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