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目的:分析黄瓜籽中总多糖、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瓜籽各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为23.00%,总黄酮含量为67.98%,总皂苷含量为30.22%,分别占生黄瓜籽的1.06%、0.29%和0.18%。  相似文献   
12.
在内科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近几年来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更是更新教学观念的一种新举措,即由“注入式”转向“启发式”。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培养基层实用型人才的宗旨,就案例教学法在乡村医生培训班内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具体方法,阐述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比洛芬中基因毒性杂质:2-氟苯胺、4-溴-2-氟乙酰苯胺、4-溴-2-氟苯胺和4-溴-2-氟联苯。方法 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 100A (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乙腈-水-冰醋酸(体积比30∶65∶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体积10μL,柱温为35℃。结果 2-氟苯胺、4-溴-2-氟乙酰苯胺、4-溴-2-氟苯胺和4-溴-2-氟联苯的检测下限分别为5.987、3.198、6.408,3.199 mg·L-1;分别在质量浓度19.96~2 235(r=0.993)、10.66~2 387(r=0.999)、21.36~2 392(r=0.999)和10.66~2 388 mg·L-1(r=0.99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2%、101.4%和97.9%(n=9),加样回收率良好;对照品和供试品加标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三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淡豆豉抗抑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CNKI、TCMSP、TCMIP检索并筛选淡豆豉抗抑郁潜在活性成分;运用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蛋白对应的基因名;运用DrugBank、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抗抑郁作用靶基因,并将活性成分靶点相互映射获得淡豆豉活性成分抗抑郁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下载靶蛋白相互作用数据,与获取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淡豆豉–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的基因本体(GO)分子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对药物有效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预测获得淡豆豉主要活性成分8个,作用靶点396个,与抑郁症交集潜在靶点334个,GO分子功能和KEGG通路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以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小分子量G蛋白(Ras)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FoxO)信号通路等多个信号通路。将关键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对接,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与大豆苷元结合能力较好;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与木犀草素、槲皮素结合能力较好;HSP90-α热休克蛋白(HSP90AA1)与黄豆黄素结合能力较好。结论 淡豆豉以多种活性成分、多个作用靶点和途径发挥其抗抑郁作用,为淡豆豉在临床上用于抑郁症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综合征具有多系统、多样化的特点,绝经综合征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多,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在改善绝经期症状,辨证治疗,随症加减,治疗个性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药物灵活,不良反应少,用药依赖性小,体现出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笔者以佛手散加白芷、细辛、丹皮为基础方,重用川芎,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治疗数十例顽固性头痛患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属于风寒者加防风、荆芥、羌活、桂枝;风热者加生石膏、菊花、薄荷、二花、连翘;瘀血者加丹参、红花、桃仁、赤芍;痰浊者加半夏、枳实、陈皮、白术、云苓;肝阳上亢者加勾藤、天麻、牛膝、石决明、黄芩;气血亏虚加党参、黄芪、熟地、白芍、升麻。佛手散出自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由川芎、当归伍用而成。主治妊娠伤胎、胞衣不下、难产等证。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能上行巅顶,下达血海,旁达四肢,外彻皮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灵须护肝片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50%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灵须护肝片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及肝组织中TG、MDA的含量(P<0.05),提高肝组织中GSH的含量(P<0.05).结论 灵须护肝片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ALT、AST活性,升高GSH含量,调节TG、MDA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同时期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20年1月20日~3月27日疫情发展期间分为初期、高峰期、稳定控制期,梳理85例血透患者对疫情事件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血透患者在疫情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呈现漠视、不相信事实,恐惧、过度紧张害怕,放松、懈怠的心理,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前后患者焦虑程度和焦虑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发展时期,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疫情,顺利完成血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并结合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rat pheochromocytoma cell, PC12)分析地黄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查阅文献收集地黄的化学成分,经TCMSP筛选其主要活性成分,并构建“地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和PPI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TT法验证活性成分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出地黄主要活性成分15个,作用于AD的相关靶点343个,涉及MAPK信号通路、代谢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PC12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的地黄9个活性成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其中胡萝卜苷、木犀草素、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芹菜素、蔗糖、棉子糖处理的PC12细胞存活率更高(P<0.05)。结论 地黄对AD的作用呈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调节机制,为地黄用于AD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