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朱启勇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的病因主要是因为患者素体阴虚,体虚易感,外感毒邪,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咳嗽不止,且肺阴亏虚与外感毒邪互为因果,实属本虚标实证,故治疗感染后咳嗽应采取抗毒止咳、养阴利咽法,标本兼顾,并自拟抗毒止咳、养阴利咽方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究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pMCAO)大鼠模型病理进程,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药效学给药时间窗提供依据。方法 笔者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进行研究,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pMCAO模型,以神经学评分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为纳入标准筛选出合格大鼠。于术后30min、3h、6h、24h、3d、7d、14d、21d、28d,以其行为学改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和神经元损伤(Nissl染色)为主要指标,探讨大鼠pMCAO模型病理进程分期。结果 大鼠pMCAO模型:缺血30min~3h,开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脑组织无明显病理性损伤,为超早期;缺血3~24h,脑组织出现轻微缺血灶,为急性期;缺血24h~3d,发生运动功能障碍、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开始死亡、炎性细胞(小胶质细胞,浆细胞)浸润,为坏死期;缺血3~7d,脑组织液化,神经细胞死亡,尼氏体减少,为恢...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其中生存48例,死亡16例,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高迁移族率蛋白B1 (HMGB1)的表达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LPS( 100 ng/mL)组及LPS( 100 ng/mL)+EP(5 mmol/L)组,刺激后0、6、12、18、24、30、36 h提取总RNA及胞质胞核蛋白,用RT-PCR法测细胞培养液中HMGB1 mRNA 表达;用Western blot测胞质和胞核HMGB1蛋白含量;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HMGB1、TNF-α和IL-6的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HMGB1的转位分布.结果:LPS+EP组HMGB1 mRNA基因表达于24、36、48 h比LPS组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示,LPS+ EP组HMGB1蛋白含量胞质明显低于LPS组,而胞核明显高于LPS组;ELISA结果示,LPS+EP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低于LPS组;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示,LPS+ EP组细胞质内绿色荧光染色明显弱于LPS组,细胞核内绿色荧光染色明显强于LPS组.结论:EP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HMGB1的表达和释放.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将并行采样方法引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探测器输出的快电子脉冲的数字化过程,获取蕴含时间和能量信息的数字脉冲,同时,降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成本.方法 依照基于并行采样的PET快电子脉冲数字化方法,以51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两片ADC0832为模数转换芯片、一块LCD为显示器成功构建具有并行采样功能的实验系统.结果 主控芯片成功驱动两片ADC和一块LCD,实现了并行采样.结论 该方法在PET快电子脉冲的数字化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6.
127.
目的: 探究原儿茶醛在假手术及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I)损伤模型大鼠血浆和脑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HPLC法测定原儿茶醛(灌胃:400 mg·kg-1)在假手术大鼠和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 MCAO/R)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1,5,10,15,30,45,60,75,90,105,120,150,180,240,360,480 min)的血药浓度,明确其在CIRI病理状态下的血浆药动学特征;同法测定平衡相下(11 min)原儿茶醛在假手术大鼠和MCAO/R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区域的分布含量,明确其脑组织分布特征;并结合微透析取样技术,测定原儿茶醛(静注:100 mg·kg-1)在假手术大鼠和MCAO/R模型大鼠局部脑区不同时间点(0,15,30,45,60 min)的脑药浓度,明确其在大鼠不同脑区的药动学特征。结果: 灌胃给予原儿茶醛后,假手术大鼠体内11 min达血药浓度峰值,AUC0-t为(10 028.52±2 119.42) μg·L-1·h-1,t1/2为5.60 h;MCAO/R模型大鼠体内,7.50 min达血药浓度峰值,AUC0-t下降至(6 924.17±3 627.70) μg·L-1·h-1,t1/2为5.31 h;在平衡相下,假手术大鼠的脑内分布浓度为:皮层>纹状体>海马>小脑;MCAO/R模型大鼠的脑内分布浓度为:皮层>小脑>海马>纹状体,病理状态下各脑区分布浓度均明显提高;静注给予原儿茶醛后,假手术大鼠皮层区的AUC0-t为(1 295.11±216.57) mg·L-1·min-1,Tmax为30 min,t1/2为17.83 min;MCAO/R模型大鼠皮层区的AUC0-t为(2 498.58±128.30) mg·L-1·min-1,Tmax为30 min,t1/2为10.35 min。结论: CIRI的病理状态下,大鼠灌胃给予原儿茶醛吸收速度加快,吸收程度下降;脑内暴露量增多,脑内维持时间变短,平衡相下其在皮层区分布浓度最高,CIRI的病理状态会使其脑内分布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片0.1g/次,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利肺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0%,显效率43.44%,有效率13.33%,愈显率83.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6.67%,显效率23.33%,有效率40%,愈显率50%.2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6.67%,显效率40%,有效率10%,愈显率86.67%;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3.33%,显效率20.00%,有效率43.33%,愈显率43.33%.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9.
孙航 《吉林医学》2013,34(3):420
目的:观察分析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8例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受检者80例,设为对照组,皆进行血清总胆汁酸(TAB)水平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并对观察组中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TAB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TBA水平能够有助于早期筛查肝病。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基因表达与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关系,以及两者与肾细胞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肾细胞癌中IGF-IR、COX-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IGF-IR和COX-2的表达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9%和51.6%.IGF-IR和COX-2的阳性表达与肾细胞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相关,与组织学分类无关,IGF-IR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COX-2与病理分级无关.IGF-IR表达与COX-2及PCNA表达呈正相关,COX-2与PCNA表达无相关性.结论:IGF-IR和COX-2基因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协同的作用.它们的检测可能对肾细胞癌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