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观察细粒棘球蚴感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症状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继发性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再给予DSS诱导IBD症状,解剖后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囊液抗原水平,并观察腹腔内的包囊;根据每日体重监测、解剖后结肠长度测量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指标评估细粒棘球蚴感染对炎症性肠病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CBA法检测模型鼠血清中Thl/Th2/Thl7水平,评价细胞因子对炎症性肠病的保护作用。结果 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后血清HCF抗体阳性率与成囊率均为100%。细粒棘球蚴感染减轻了DSS引起的小鼠体重下降程度;结肠变短程度减小,HE染色检查小鼠结肠组织炎性症状显著改善。CBA检测显示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血清IL-4、IL-10、IL-17A、IL-6、IFNγ含量均较正常小鼠显著增加,表现为Th2为主的免疫反应;细粒棘球蚴感染合并IBD模型组小鼠Th2/Th1型细胞因子比率同IBD组相比显著升高。结论 细粒棘球蚴感染IBD模型小鼠血清IL-4、IL-10水平升高,Th2高水平状态削弱了DSS引发的Th1反应,表明细粒棘球蚴感染可改善IBD小鼠...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胸苷激酶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5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组)及5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健康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各组胸苷激酶1水平,比较分析胸苷激酶1在不同子宫内膜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增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健康组,子宫内膜癌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Ⅲ、Ⅳ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Ⅰ期组,Ⅲ、Ⅳ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Ⅱ期组,Ⅳ期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期Ⅲ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2、G3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G1组,G3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组胸苷激酶1水平高于<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胸苷激酶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FIGO分期越高则胸苷激酶1水平越高,组织学分级越高...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运用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对看护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5个维度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调查895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在看护人人格特质方面,外向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64)分、宜人性维度的平均分为(10.60±1.99)分、尽责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41±2.06)分、情绪稳定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38)分、开放性维度的平均分为(8.57±2.29)分。在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方面,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3.3%(477/89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的尽责性人格特质(OR=1.08,95%CI=1.004~1.153,P=0.038)是其有效喂服营养包的保护因素。结...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肌电引导对提高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损伤患者下肢肌痉挛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脑损伤后下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前者采用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者采用经验注射;按修订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价疗效.结果 肌电引导组和非肌电引导组比较,治疗后M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电引导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肌电引导组.且下肢肌无力和注射后局部疼痛副作用分别为1例和5例,有显著差异,1~3周后完全恢复.结论 肌电引导可明显提高治疗脑损伤下肢肌痉挛的疗效,且可有效减少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324名宫颈癌患者。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约登(Youden)指数获取PNI最佳切点(cut-off point),将患者分为高PNI组及低PNI组,比较2组宫颈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1月,平均随访时间(39.18±13.15)月。PNI的最佳切点为49.55,约登指数为0.410,敏感度71.83%,特异度69.17%,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高PNI组(PNI>49.55)与低PNI组(PNI≤49.55)之间 ORR、3年OS及PFS之比分别为为93.85% vs 77.52%,90.3% vs 62.8%、79.9% vs 4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治疗前低PNI值(<49.55)、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像宫颈癌OS及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PNI值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简单可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通过调查西部农村地区多民族背景下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部农村地区选择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复习和专家咨询法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共收集1290名看护人和婴幼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喂养知识、辅食添加情况等信息,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汉族和少数民族首次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西部农村地区仅有8.22%的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汉族群体中,16.31%的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少数民族人群中,仅有3.64%的婴幼儿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在汉族中,相比祖父母辈,父母辈作为看护人的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OR=1.861,95%CI 1.277~2.712)。在少数民族中,文化程度(OR=1.753,95%CI 1.190~2.581)、家庭固定资产(OR=3.870,95%CI 1.959~7.645)、喂养知识(OR=3.396,95%CI 2.749~4.195)都是首次辅食添加行为的促进因素。结论 西部农村地区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脂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9月间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回顾其临床资料,并以随诊情况,按是否规律服药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88例)与观察组(112例)。观察组为规律服药治疗者;对照组为不规律服药治疗者。分析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其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指标。但如果患者在治疗中不能规律性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使得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达不到预期效果。故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esfat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esfatin-1水平(0.89±0.1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4±0.1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对降糖效果十分明显,其药理与显著控制血清Nesfatin-1水平相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