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6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医药卫生   511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研究报道了微生物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了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等微生物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短链脂肪酸等细菌代谢产物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利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微生物,可以建立基于微生物标志物的结直肠癌诊断模型,使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成为可能。在结直肠癌的治疗领域,微生物可能成为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药物靶点,并且能够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本文以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近年的相关文献及自身研究,对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将中医药力量广泛纳入革命统一战线中,以发展壮大中医药人员队伍为先,以努力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为要,以保障中医药队伍稳定发展为本,推动中医药队伍建设。这一历史举措,成功奠定了边区实现自力更生的重要基础,有效提高了边区政府保障人民健康的能力,为新中国培养中医药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平扫CT(NCCT)征象(包括岛征、黑洞征、混杂征及液平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价值,以期建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量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发病48 h内接受了NCCT检查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NCCT征象与早期血肿增大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aac)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无菌体液分离的44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测定酰基转移酶基因型aac(3)-Ⅰ、Ⅱ和aac(6′)-Ⅰ。结果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45.45%(20/44),对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的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20%),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18%、56.82%、61.36%。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TG(妥布霉素、庆大霉素)>TGA(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T(妥布霉素)>G(庆大霉素),分别占36.36%、18.18%、6.82%、2.27%。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检出以aac(3)-Ⅱ最高,占52.27%(23/44),aac(6′)-Ⅰ次之,占29.55%(13/44),aac(3)-Ⅱ和aac(6′)-Ⅰ同时检出者占15.91%(7/44),未检出aac(3)-Ⅰ。ESBLs阳性株的aac(3)-Ⅱ、aac (6′)-Ⅰ检出率分别为60%、50%,高于ESBLs阴性株的45.81%、12.51%。TG模式与其耐药基因aac(3)-Ⅱ符合率较高,为93.75%(15/16)。结论本地分离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以TG为主,酰基转移酶基因以aac(3)-Ⅱ为主,aac(6′)-Ⅰ次之,aac(3)-Ⅰ罕见。  相似文献   
95.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菌血症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病人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并用Whonet5.3软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送检病人中有31例血液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有8例(25.8%)是污染,其余23例(74.2%)确定为菌血症,主要分布在肝移植病房和ICU,死于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有7例(30.4%),1例未愈,15例(65.2%)治愈.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5.6%、44.4%、42.6%的高耐药率.结论由于病人基础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呼吸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各种导管和侵入性操作是感染血液的危险因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提示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该菌耐药率的上升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6.
沙雷菌属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沙雷菌属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242株沙雷菌的来源部位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用表型筛选及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242株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占78.5%、手术部位占10.3%、泌尿道占7.9%;病房分布主要见于重症监护病房38.4%、呼吸科病房32.6%、神经内科病房14.5%;菌种构成为粘质沙雷菌占80.2%、液化沙雷菌占11.6%;沙雷菌属细菌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5%和7.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大于80%;产ESBLs和产AmpC酶细菌分别占11.6%和14.5%,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占5.4%.结论 沙雷菌属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分离数逐年增多,以粘质沙雷菌最多见,沙雷菌耐药严重,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生AmpC酶和ESBLs有关,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CD69抗原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抗体的产生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分别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刺激20h后30例SLE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亚群CD69抗原的表达,同时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抗dsDNA抗体、疾病活动度用SLEDAI记分。结果经PHA刺激后,SLE患者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亚群CD69抗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特别是活动期,并且CD69抗原的表达与SLE的活动性成正相关;30例患者中有22例抗dsDNA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组T淋巴CD69抗原的表达高于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T淋巴细胞CD69抗原的表达明显上调,CD69抗原的表达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69抗原的表达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为判断狼疮的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文章对宫颈癌、CINⅢ及健康妇女行血清cf-DNA定量检测,探讨血清cf-DNA定量分析诊断技术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宫颈癌预后的辅助作用。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血清cf-DNA含量显著高于CINⅢ患者和健康妇女,Ⅱ、Ⅲ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f-DNA含量明显高于Ⅰ期患者;血清cf-DNA对于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和多发的传染病,在我国城乡时有暴发[1-3],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由于患菌痢后免疫力不能持久,且菌型比较多,加之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4],菌痢的发生和流行仍较严重。为分析北京市西城区菌痢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对北京市西城区1990~2005年菌痢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菌痢统计资料来源于北京市西城区疾控中心保存的历年疫情资料;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完成进行逻辑检查,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2结果2.1流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异地临床检出的90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宁波、温州、绍兴三地2004年1月~2005年10月分离培养获得的90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作统计分析,将三地区的药敏情况做地域间的差异分析。结果: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宁波地区与温州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具有显著差异,而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在宁波地区与温州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其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宁波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宁波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温州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在温州地区与绍兴地区临床检出的药敏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三地区间的药敏结果存在着差异,我们在临床用药时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该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