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建立广西壮族13~16岁青少年超声骨密度BUA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常住广西百色地区13~16岁正常壮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生产的Osteospace干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跟骨BUA,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13~16岁壮族男女青少年BUA与体重、BMI、年龄、身高及足长均有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是男女性跟骨BUA的主要影响因素。13岁壮族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男生,13岁女生的BUA值高于同龄男生,但14岁男生的BUA值显著提高。结论:BUA随着体重、身高和BMI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青春期的启动而显著地增加,青春期是骨量增加迅速的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对哮喘小鼠miRNA-126/TSLP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龄的SPF级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挑组、阳性组、阴性组,每组各10只。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小鼠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及激发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针挑组采用壮医针挑疗法,阳性组给予miRNA-126抑制剂,阴性组给予miRNA-126激动剂,每天1次,连续干预7d。干预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肺功能(FEV0.1、FEV0.2、FEV0.4/FVC、PEF)测定。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IL-4、IL-5、IL-10、IL-13水平;取外周血,采用RT-PCR法检测miRNA-126、TSLP基因的相对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阴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降低,IL-4、IL-5、IL-10、IL-13水平及miRNA-126、TSLP基因相对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挑组、阳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升高,IL-4、IL-5、IL-10、IL-13水平以及miRNA-126、TSLP基因相对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挑疗法治疗哮喘、改善肺功能的起效环节与其调节miRNA-126/TSLP基因表达、降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3.
慢性附睾炎属中医学“子痰”、“痰核”等范畴,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到优势,我们对中医药和西药治疗该病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2006年1月-2007年12月附院男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中药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1.8±2.6)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2.1±1.3)个月。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并评估其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0病例为病毒性乙型肝炎组,52病例为细菌性肺炎组,28病例为急性阑尾炎败血症组,最后是正常组38例。结果:检测各组的CRP含量,各病理组和正常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通过检测CRP的含量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而且对于CRP的研究,为将来的更多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比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血府逐瘀汤对血瘀衰老模型动物血流变学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为中药抗血瘀衰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大鼠分组,按月龄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血府逐瘀汤组,其中前两组自由喂食,最后一组以血府逐瘀汤灌胃连续20天。灌胃结束后取血检测相关的指标。结果:血府逐瘀组和老年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HCT有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血府逐瘀汤后,在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凝聚率、RBC变形能力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改善瘀血致衰老模型动物的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汤对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对脾阳虚证免疫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附子理中汤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20只。在模型组基础上,附子理中汤低、中、高剂量组按5,10,20 g·kg-1 ig,每天1次,连续4周。检测胸腺指数、脾脏指数、IL-2,IL-6,IL-10,TNF-α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胸腺指数,脾指数,IL-2,IL-6,TNF-α均降低(P<0.05或P<0.01),IL-10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附子理中汤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脾指数,IL-2,IL-6,TNF-α均升高(P<0.05或P<0.01),IL-10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附子理中汤对细胞免疫因子产生影响,通过细胞免疫因子之间的效应可能是其改善脾阳虚大鼠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增食素(orexin)脑室注射对麻醉大鼠的促觉醒作用及检测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探讨orexin促觉醒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orexin低、高剂量组4组,每组10只.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水合氯醛、乌拉坦1∶1混合液按5 mL·kg-1 ip建立麻醉模型,然后,低剂量组侧脑室注入1 mmol· L-1 orexin 10 μL(0.1 mg),高剂量组侧脑室注入5 mmol·L-1 orexin 10 μL (0.5 mg),观察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ELISA法检测下丘脑NE、5-H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E含量(82.44±2.16) ng·L-1,5-HT含量(149.88±14.21) ng·L-1,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NE含量比较,orexin高剂量组NE含量[(158.83±4.87) ng·L-1]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5-HT含量比较,增食素低、高剂量组5-HT含量(232.58±16.05),(278.14±17.85) ng·L-1]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61.08±11.32) min比较,增食素高剂量组(32.01±7.42) min显著减少(P<0.01).结论:orexin兴奋下丘脑NE,5-HT能神经元,增强大脑皮质对单胺能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易化”影响,从而起到促觉醒及维持觉醒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心房利尿钠肽(ANP)含量和非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pGC)mRNA表达及胃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附子理中汤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20只。对照组常态饲养。模型组采用“肩胛骨间棕色脂肪组织(BAT)切除术+高脂饲料喂养+隔日寒冷环境刺激”方法造模。术后第1天喂高脂饲料共3周。在模型组基础上,附子理中汤低、中、高剂量组术后第1天按10,20, 40 g·kg-1 ig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则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周。3周后第1天测空肠肌活动,然后取结肠标本,ELISA法检测ANP含量,RT-PCR法检测pGC mRNA表达。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ANP含量、pG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或P<0.01),慢波频率显著下降(P<0.01),快波出现频率、最大振幅、每丛快波数均增高(P<0.05或P<0.01);纵肌收缩力振幅和环肌收缩力振幅均显著增大(P<0.01)。和模型组比较,附子理中汤高剂量组的ANP含量、pG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附子理中汤中剂量组慢波频率上升(P<0.05),快波出现频率、最大振幅、每丛快波数均减小(P<0.05或P<0.01);附子理中汤高剂量组慢波频率显著上升(P<0.01),快波出现频率、最大振幅、每丛快波数均显著减小(P均<0.01);中剂量组纵肌收缩力振幅减小(P<0.05),高剂量组纵肌收缩力振幅和环肌收缩力振幅均显著减小(P<0.01)。结论: 附子理中汤"止泻"的一种可能机制在于一方面上调ANP的含量及pGC mRNA表达量,进而恢复正常胃肠动力学,另一方面通过对水盐重吸收的调节作用而起效。  相似文献   
50.
<正>苦参,是药用豆科类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苦参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性寒味苦,入心、肝、胃、大肠、膀胱。谓其"主心腹积气、症瘕积聚",能"安五脏,定志益精"。《本草经百种录》称"此以味治也,苦入心,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