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经伤椎椎弓根置钉附加横连接双节段与三、四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折伴脱位的稳定性.方法 在8具新鲜小牛胸腰椎脊柱标本(T10~L4)的L1 椎体上制作单椎体骨折脱位模型,依次进行经伤椎椎弓根置钉附加横连接双节段(短节段)与三、四节段(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测试T10~L4损伤前(正常对照组)、双节段与三、四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固定后对标本施加扭矩为300N、频率为1Hz的正弦波加载2 000次屈伸及左右侧弯疲劳试验,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正常、固定和周期性加载后固定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ROM),比较其差异.结果 双节段与三、四节段椎弓根螺钉3种固定方法(疲劳试验前、后)各方向ROM值均小于正常组的ROM值(均P<0.01).3 种固定方法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方向上的ROM 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四节段固定组较双、三节段固定组在旋转方向上ROM值小(P<0.05).3种固定方法疲劳试验前、后比较各方向ROM值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在疲劳试验前、后各方向上ROM 值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经伤椎(本实验中骨折椎仅一侧置钉)椎弓根置钉附加横连3种术式均可重建脊柱骨折脱位模型的即刻稳定性,效果无明显差异;疲劳试验后3 种术式仍有良好的稳定性,均有较好的抗疲劳特性,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旋转方向上四节段固定术抗疲劳效果优于双、三节段固定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20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20例均获6~26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后侧入路较前侧入路能更充分地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胸腔镜下婴幼儿隔离肺的手术处理,分析手术的可行性以及风险。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隔离肺患儿临床资料,所有隔离肺病例均经产前超声诊断,产前评估及出生后增强CT确诊,包括叶外型隔离肺、叶内型隔离肺、膈肌内隔离肺,分析胸腔镜下操作情况。结果本院共80例产前18~30周B超发现胎儿胸部实性或高回声肿块,经2次以上B超确诊为BPS。所有病例均经专业评估,其中5例因合并胎儿水肿,家属主动中止妊娠;75例继续妊娠至出生并全部存活。64例(85%)出生时无症状,11例(15%)出生时有症状。68例于生后早期增强CT检查进一步确诊为隔离肺,于婴幼儿期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年龄4.2个月;7例出生后无临床症状,家属拒绝CT检查。68例手术病理分型结果:叶内型30例,叶外型38例,其中叶外型中有9例为膈肌内隔离肺,1例腹腔型隔离肺,28例为胸腔内型隔离肺。手术方式:2例叶内型为全胸腔镜微创手术;28例为胸腔镜辅助手术;9例膈肌内隔离肺中,6例采用全胸腔镜微创手术,3例为胸腔镜辅助手术;1例腹腔型隔离肺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胸腔内型隔离肺28例全部采用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所有病例均治愈。均获1个月至1年的随访,CT检查生长发育及肺功能均良好。结论婴幼儿隔离肺在先天性肺部发育异常中相对少见。由于存在感染以及对周围肺组织的压迫风险,建议早期手术。胸腔镜下操作,对于婴幼儿隔离肺,相比传统开胸手术,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后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近年研究发现,Krüppel样转录因子在AD病理生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细胞生长、分化、增殖、迁移、凋亡、代谢和炎症反应中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最新证据表明Krüppel样转录因子参与AD的发生发展。文中详细综述了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在AD发病机制中的最新作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唐晶  周访华  姚新苗 《新中医》2018,50(2):58-61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观察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壮骨汤治疗,观察2组Cobb角、疼痛程度、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线高度,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obb角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线高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研究组以上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2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Cobb角、疼痛VAS评分、骨密度值、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线高度,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研究组80.00%,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改善脊柱侧弯程度,提高骨密度及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临床疗效良好,具有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C_3F_8填充治疗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黄斑裂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偶数和奇数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给予对照组空气填充,而观察组则应用C_3F_8填充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两组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6个月,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矫正视力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但是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Gass分期Ⅱ期、Ⅲ期、Ⅳ期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C_3F_8填充治疗黄斑裂孔,可以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并能提高裂孔闭合率。  相似文献   
17.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4%, 为了减少高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手术固定方法较多,自2006年6月以来,作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该部位骨折2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隐源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逐渐明确,其中近半数隐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致病原因是卵圆孔未闭。文中针对卵圆孔未闭相关性隐源性脑卒中患者的流行病学、致病危险因素、检查方式及治疗做出综述,为临床医生发现并治疗卵圆孔未闭相关性隐源性脑卒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筋膜鞘悬吊术配合术后局部冷敷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矫正效果及预后研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因重度上睑下垂入院治疗患者9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ID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筋膜鞘悬吊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冰袋行局部冷敷,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矫正效果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3.7±0.5)mg/L,手术部位肿胀程度为(4.6±1.9)mm,明显低于对照组[(10.2±1.9)mg/L,(7.8±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未出现眼睑外翻以及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鞘悬吊术配合术后局部冷敷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有助于患者上睑能力的恢复,术后采取局部冷敷能有效改善患者肿胀及疼痛情况,术后外形美观,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