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准确的病理诊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特殊染色技术。我们在大白鼠氟中毒的有关实验中,重点观察了垂体的3色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常规HE染色3种细胞不能全部显示,如分别显示又费工费时,因此我们选用了垂体特殊染色方法。以往书中所记载的大多是PAS三色法(Peacse法),我们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改进。实践证明,改  相似文献   
22.
在以往的报道中,对胰岛A,B,D,3种细胞染色,已介绍不少方法。有分别染色,也有共同染色。将3种细胞在3张切片分别染出不同颜色,尽管细胞染色较好,但因无法进行对比,且费时,费工、费资,已多不采用。本人经反复实践,在包埋、切片、染色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改进,总结出1种在1张切片上分别染出3种细胞的方法。既方便、快速,又较易掌握,可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23.
韩莹  张玲  吴璠 《实用预防医学》2013,20(6):748-750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下,体积分数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以三氧化二砷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MTT法对比β-榄香烯与三氧化二砷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β-榄香烯和三氧化二砷在浓度为20、40以及80μmol/L时,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而β-榄香烯在浓度为40、80μmol/L时,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三氧化二砷更加明显(P<0.05)。随着β-榄香烯的浓度逐渐升高,人胃癌SGC-7901中促进细胞凋亡的Bax蛋白的表达上调,而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β-榄香烯能够有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通过调控Bax和Bcl-2蛋白表达,从而达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切除同时是否保留卵巢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因子宫或卵巢良性疾病而行手术的围绝经期女性分为3组。A组(40例)为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B组(20例)为子宫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C组(40例)为单纯子宫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个月、6个月测定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并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术后2个月和6个月A组与B、C组相比,体内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术后2个月激素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围绝经期症状较明显;术后6个月B、C组间围绝经期症状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行子宫切除术时同时切除卵巢会出现较明显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kial-growth factor,VEGF)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BPH及40例前列腺癌中HIF-1α、VEGF表达情况。结果:HIF-1α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BPH中表达率为60%,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率为75%,且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关(P〈0.01)。VEGF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BPH中表达率为20%,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率为80%,且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关(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54,P〈0.01)。结论:HIF-1α、VEGF的异常表达在BPH和癌变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检测HER2/neu和Akt2蛋白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ER2/neu和Akt2蛋白在8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R2/neu和Akt2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中分别为17.50%和67.50%,正常胃组织中分别为0和5.00%,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比较HER2/neu和Akt2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癌中,HER2/neu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P <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浆膜浸润无关(P >0.05);而Akt2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与浆膜浸润无关(P >0.05)。HER2/neu及Akt2在胃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的一致性(χ2 =4.97,P <0.05)。结论HER2/neu和Akt2蛋白在胃癌中有表达,二者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HER2/neu及Akt2在胃癌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7.
骨组织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骨基质中有机成分和无机盐紧密结合,使骨组织十分坚硬。因此,在制作骨组织切片时,必须经过脱除钙盐的过程,就是通常说的“脱钙”。传统的脱钙方法常常使用硝酸、盐酸等强酸溶液,尽管脱钙效果好,但能引起组织结构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帕金森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综合管理下平衡障碍的改善。方法 以1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经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人,女8人,年龄中位数为60.5岁,病程中位数9年,所有患者均为H&Y3期),术后患者综合管理包括DBS程控、药物调整、康复锻炼及心理辅导。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手术前(药物关期/开期)、术后开机(刺激关期/药物关期、刺激开期/药物关期、刺激开期/药物开期)及术后6个月(刺激开期/药物关期、刺激开期/药物开期)、术后12个月(刺激开期/药物关期、刺激开期/药物开期)]对患者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D)、生活质量(PDQ-39)、运动功能(MDS-UPDRSⅢ评分)及平衡功能(MDS-UPDRS 3.12、Berg Balance Scale BBS和稳定极限)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随访期间患者LEDD明显下降(P<0.05);随访期间患者PDQ-39评分显著改善(P<0.05);术后Stim on/Med off状态下MDS-UPDRSⅢ较术前Med off明显改善(P<0.05),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骨桥蛋白和血清MG7抗原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8例正常对照者、135例胃癌前期疾病/病变患者和94例胃癌患者的血清骨桥蛋白和血清MG7抗原水平。结果联合检测血清骨桥蛋白和MG7抗原水平,不典型增生(19.15%)、萎缩性胃炎(16.67%)和浅表性胃炎(6.52%)患者及正常对照者(55.26%)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胃癌患者(88.30%)。血清骨桥蛋白、MG7抗原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824和0.779。对胃癌诊断的灵敏性,骨桥蛋白或MG7抗原单独检测显著低于骨桥蛋白和MG7抗原联合检测(灵敏性分别为68.09%、60.64%和88.30%);对于胃癌诊断的特异性,骨桥蛋白或骨桥蛋白和MG7抗原联合检测显著低于MG7抗原(特异性分别为82.66%、76.88%和91.91%)。结论血清骨桥蛋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胃癌诊断的标志物,血清MG7抗原为具有较高特异性的胃癌诊断的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骨桥蛋白、血清MG7抗原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励-协夫曼运动治疗(LSVT-BIG)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步行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BIG疗法组和常规康复组各20例,分别给予8周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 Ⅲ)、“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10m步行试验(10MWT)、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 2组MDS-UPDRS Ⅲ总分减少(P<0.05),TUGT时间减少(P<0.05),10-MWT时间缩短(P<0.05),步长增加(P<0.05),PDQ-39评分减少(P<0.05);组间比较,BIG组10MWT步行时间、步长、MDS-UPDRS Ⅲ总分及PDQ-39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善更佳(P<0.05)。结论:LSVT-BIG疗法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步行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