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预测能力。方法:针对前期研究建立的PCA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MACE的AUC达0.89),本研究连续性纳入440例确诊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外部验证。根据PCAT影像组学分析结果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214例)和低风险组(226例),通过电话、调阅病历等方式随访MACE事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5.68个月,共发生MACE 79例,其中高危组54例,低危组2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3,95%CI 1.00~1.06,P=0.014),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PCAT高风险组发生MACE风险明显增高(HR=2.56,95%CI 1.53~4.28,P<0.001),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高风险组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729)。结论:基于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MACE的预测和危险分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且明显优于FAI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老年人不同大便性状与肠道菌群间的相关性。 方法将23例老年患者根据bristol大便分型分成便秘组(13例)及便溏组(10例),并同期选择9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留取新鲜粪便样本并提取DNA,对细菌16S rDNA基因V4区进行粪便微生物DN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IL-22、白三烯B4(LTB-4)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大便性状的相关性。 结果三组患者间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8.449,P= 0.015;H= 6.884,P= 0.032),且便秘组患者Shannon指数[6.4(5.8,6.6)vs. 5.0(4.8,5.6)]和Simpson指数[0.95(0.93,0.97)vs. 0.88(0.83,0.94)]均显著高于便溏组患者(P均< 0.05)。但三组患者间Ace指数和Chao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 3.821,P= 0.148;H= 3.516,P= 0.172)。三组患者间柯林斯均属(H= 6.599,P= 0.037)、丁酸弧菌属(H = 8.707,P = 0.013)、嗜胆菌属(H = 7.354,P = 0.025)、厌氧棍状均属(H = 6.179,P = 0.046)、巨球形均属(H= 6.095,P= 0.047)的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患者间TNF-α、IL-10、IL-17、IL-22、LTB-4及PGE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0.442、1.034、3.217、0.957、0.595、1.440,P均> 0.05)。同时,柯林斯菌属、丁酸弧菌属、嗜胆菌属、厌氧棍状菌属与大便稠度显著正相关(r= 0.455、0.415、0.449、0.411,P= 0.009、0.018、0.010、0.019)。 结论在老年人中,大便性状的不同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心理治疗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的治疗 方法。已有研究证实心理治疗对于 PTSD 各种症状改善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每种心理治疗方法有何 差异,治疗机制、适应的症状有何不同研究较少。现回顾 PTSD 心理治疗的国内外研究,分别对各种心 理治疗适应症状及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影像组学的发展,其在心脏领域的研究也不断增多,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影像组学模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风险预测等方面展现出诸多价值,并优于传统影像特征模型。在精准医疗背景下,影像组学的应用为患者接受更个性化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心脏CT成像的影像组学在心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目前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快感缺失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一线抗抑郁药物对快感缺失效果欠佳,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快感缺失的应用得到重视。间歇性θ脉冲刺激作为一种较新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受到临床关注,并应用于抑郁症快感缺失的治疗。本文介绍了抑郁症快感缺失的定义、评估和主要神经机制,综述了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快感缺失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6.
吴月 《家庭医药》2021,(1):277-278
目的:探析将自护理论应用于子宫切除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作用意义.方法:实验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此阶段挑选子宫切除病人66名,倾向于成年人.在非盲法下平均分组各33例归属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使用常规护理、后者使用常规护理增加自护护理,然后统计比较离床时间和焦虑值.结果:实验组对象离床时间相比常规组...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卒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目前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再灌注治疗,包 括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 6 h 内给予静脉溶栓可改善预后,然而静脉溶 栓同时也存在出血转化的风险,可能对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远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的研究 认为,炎症反应主要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生理病理机制。现对炎症反应 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风险预测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 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成都市锦江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共7个睡眠维度。采用老年抑郁问卷自评版(the self-reported version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inventory,GDI-SR)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不同睡眠维度问题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7名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0%,总体睡眠障碍率为39.5%。社区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OR=2.738,95%CI:1.394~5.378)、睡眠紊乱(OR=2.351,95%CI:1.060~5.211)、日间功能障碍(OR=5.063,95%CI:2.911~8.805)、使用催眠药物(OR=2.521,95%CI:1.164~5.461)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上颌动脉的解剖学起源、走向、分支形式及腔内直径,为上颌动脉区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基础 .方法:对15具中国人尸体进行观察,共28面,分析上颌动脉的走行及每种分支类型的规律.同时测量上颌动脉起始和血管内径.结果:27面(94.6%)为外侧行程,1面(5.4%)为内侧行程.右侧自外耳道上方空白区至上颌动脉起始处的垂直高度为(23.4±5.1)mm,而左侧 的垂直高度为(22.6±4.5)mm.19面(67.9%)分支顺序为标准型.下牙槽动脉和颞深前动脉在上颌动脉中的分支中的长度变化最小.脑膜中动 脉和颊动脉为内径最大和最小的血管.结论:上颌动脉的解剖学特征包括上颌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形式及内径大小等指标,能够作为血管栓塞术一个指标改善影像学诊断的精确 性,同时也能够为超选择性动脉内化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