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0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临床选取3岁±3月、乳磨牙(牙合)面Ⅱ度龋的患儿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激光组)和对照组(车针组,n =10),在不使用开口器、束缚带的情况下分别用 Er:YAG 激光和车针去腐。观察患儿初诊、复诊时治疗成功率及畏惧程度。结果显示激光组治疗成功率高于车针组(P <0.05),畏惧程度低于车针组(P <0.05)。激光治疗可缓解儿童牙科焦虑,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将我院资料较完整的 138例患者 ,分心肌梗死发病 6h内 (72例 )和 6h以上 (6 6例 )两组 ,测算术前和术后第 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结果发现 ,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著减小 (P <0 .0 1) ,且发病 6h以内组显著小于 6h以上组 (P <0 .0 5 ) ;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 4 .2 %和 7.6 % (P =0 .394 )。结果提示 ,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 ,介入治疗施行得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首诊误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找出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诊误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误诊病名和误诊时间.结果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心绞痛2例,急性胰腺炎2例,脊柱肿瘤疼痛1例,拟诊晕厥待查2例,休克待查1例,疑诊主动脉夹层2例.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尤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冠状动脉血流受损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122例因患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并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病人进行分析,以入院血糖≥7.8 mmol/L(140 mg/dL)作为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标准.比较有或无应激性高血糖两组病人的冠脉血流TIMI分级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PCI术前梗死血管血流TIMI 3级的患者与正常血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5.0%vs16.1%,P<0.05),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血流受损明显相关.结论:高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冠脉血流受损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追踪随访,对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方法的远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的106例随访。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中,溶栓再通组心绞痛复发率低于溶栓无再通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心绞痛发作共61例(57.5%),均有心肌梗死治疗后1年内发生。对各亚组的无心绞痛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溶栓再通组与常规药物组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3年内,静脉溶栓后再通组在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改善方面优于静脉溶栓无再通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至今9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同期实施传统外科开腹阑尾切除术的100例进行对照。结果 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30min:住院时间2~10d,平均3.5d。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2例出现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后痊愈;96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操作简单,安全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7.
冬衣怎么穿     
新年到,穿新衣。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衣服已从过去的清一色走到了现在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08.
56例乳头溢液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顺序。方法:56例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和/或导管照影检查,伴有肿块者均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行快速病理检查以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占53.6%,乳腺导管扩张症占16.1%。增生性腺病占12.5%,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占10.7%。乳腺炎症占7.1%。结论:本组资料分析提示,乳头溢液的性质不同,考虑诊断的顺序亦有所不同,病理性乳头溢液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AMI患者228例。病例分AMI发病6h内(150例)和6h以上(78例)两组。测算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且发病6h以内组显著小于发病6h以上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14.6%和27.7%(P〈0.05)。结论 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介入治疗施行得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和改善近期预后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0.
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性诊断与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几乎占心脏介入性治疗术中死亡原因的一半。若能及时诊断和果断处理,绝大多数患可以转危为安。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其早期识别和急诊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共诊断及抢救心脏介入手术所致的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