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反复咳嗽、气喘1年,加重8d为主诉入院。1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伴少量咳痰,痰时黄时白,伴气堵,并逐渐加重至活动后气喘,在外院曾诊为:“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等。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究参与红花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特别是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关键短链脱氢还原酶基因(SDRs)的功能。方法 基于红花转录组数据库以及代谢组数据库,筛选参与HSYA生物合成途径的SDRs,用qRT-PCR法分析表达模式。采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过表达载体,以农杆菌GV3101介导遗传转化云南巍山红花品系,对转基因T2代植株进行阳性验证,并对花冠SDRs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UPLC-Q-TOF/MS法测定次生代谢物的含量。结果 筛选出3个参与HSYA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短链脱氢还原酶基因CtSDR1CtSDR2CtSDR3,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花冠>叶>茎>根。花冠中表达量随花冠发育逐渐升高。对转基因T2代植株进行阳性验证后的花冠进行qRT-PCR分析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CtSDR3过表达T2代阳性植株花冠中CtSDR3基因的转录水平增加了2~3倍,次生代谢物HSYA的含量提高了7.1%~16.6%(P<0.05)。结论 CtSDR3可能参与了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HSYA的生物合成,为阐释CtSDR3在HSY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共53例,其中病例组慢性肾炎24例,健康对照组29例.采用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法分析受试者尿NAG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析受试者尿微量清蛋白(UmAlb)含量,采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氦(SBUN)浓度;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Cr)含量.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NAG和U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UN和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NAG与SBUN、SCr、UmAl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50和0.824;诊断效果评价表明,NAG、SBUN、SCr和UmAlb水平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28、0.432、0.628和0.888.结论 在实验室建立可靠参考区间的前提下,尿NAG测定可应用于慢性肾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评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将3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7.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胸片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经超声雾化吸入可代替全身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胸比例、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CHF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6.
方祺  徐子强  刘光明  吴建辉  马洪顺 《新医学》2012,43(11):775-778
目的:总结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RPF致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RPF患者首发症状为腰、腹痛(66.7%);CT发现腹膜后软组织肿物20例(83.3%),B超发现的为4例(16.7%);18例患者行输尿管松懈并腹膜内迁移术,6例患者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泼尼松龙治疗,随访4~96个月,2例对侧复发。结论:ESR、CRP对诊断RPF特异度较低,CT发现腹膜后软组织肿物的敏感度高于超声检查,输尿管松懈加大网膜包裹或腹腔内迁移术联合术后激素治疗是治疗RPF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总结肾移植术后受者并发自体尿路上皮肿瘤的发生率、临床特征、诊治体会及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1 042例肾移植术后接受至少6个月的免疫抑制治疗受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在1 042例肾移植受者中,发生尿路上皮肿瘤者为12例,发生率为1.2%,全部病历资料完整,其中9例(75.0%)因血尿就诊,3例(25.0%)因查体发现,包括1例自感尿频,1例因腰病就医而诊断.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生存良好9例,死亡3例.结论 对肾移植后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对血尿症状要高度警惕,重视术后检查,密切随访,早期诊断,积极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2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雄性SD大鼠生育力的影响。方法:通过造模的方式,将患有化学性前列腺炎(A组)的雄鼠和慢性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B组),按1∶1与雌鼠合笼交配,检查雄鼠的精子活力、雌鼠受孕率、仔鼠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活动等指标;并以无前列腺炎的正常雄鼠为阴性对照(C组)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A组的精子活力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雄性大鼠所交配的雌鼠,其妊娠率和产仔数,仔鼠性别比例、外观畸形率及其死亡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慢性化学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能明显降低雄鼠的精子活力,而慢性自体免疫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并不降低雄鼠的精子活力;②两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大鼠的妊娠率和产仔数、仔鼠性别比例、外观畸形率及其死亡率都不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59.
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从字面上分析,这条规定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了用药安全,一经发出的药品,不能退换;二是医方有过错责任的不在此规定范畴。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到底哪些情况可以退药,哪些情况不能退药呢?确实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经住院治疗后进入稳定期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观察组给予桉柠蒎联合罗红霉素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罗红霉素维持治疗,随访6月,观察急性加重次数,咳嗽症状积分、24小时痰量变化、痰培养细菌变化。结果急性加重次数治疗后(观察组18次,对照组27次)均较治疗前(观察组39次,对照组43次)有显著减少(Z=-4.379,-3.398,P=0.000,0.001),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Z=-1.711,P=0.087)。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2(0),对照组2(1)]均较治疗前[观察组2.76±0.87,对照组3(1)]有显著下降(Z=-3.827,-4.000,P=0.000,0.000),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Z=-0.708,P=0.479)。24小时痰量治疗后(观察组41.6±19.0mL,对照组41.4±17.9mL)均较治疗前(观察组61.3±21.2mL,对照组58.6±26.0 mL)有显著下降(t=11.09,7.13,P=0.000,0.000),但治疗后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t=0.025,P=0.980)。痰培养阳性例数治疗后(观察组8例,对照组10例)均较治疗前(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有显著下降(χ~2=9.943,4.571,P=0.002,0.033),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例数(12例)较对照组(8例)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P=0.047)。结论桉柠蒎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可预防急性加重,改善咳嗽、咳痰,疗效同氨溴索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减少呼吸道细菌负荷,疗效优于氨溴索联合罗红霉素,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维持治疗的有效选择方案,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