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医药卫生   14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近年来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肝硬化病理过程中常常伴随程度不等的胃肠动力改变,患者有胃肠蠕动和胃排空功能下降。由于肝脏功能不全门脉高压引起胃肠道内分泌、吸收、运动、屏障和循环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腹胀、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上述症状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外有关肝硬化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研究有一些,但结果不一。现将有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作者用活化生物素标记抗细粒棘球蚴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1D8,以聚氯乙烯(PVC)白色薄膜凹孔板为载体,建立了McAb-Dot-ABC-ELISA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的方法。测定人源包虫囊液抗原的灵敏度为6ng/3μl样品.92例确诊包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检出率为76.1%(70/92),在抗体阳性者中循环抗原检出率为81.6%(62/76),抗体阴性者中检出率为50%(8/16)。100份正常人和122份羹虫病等其它寄生虫病人血清,仅1份囊虫病人血清出现交叉反应.测定循环抗原对包虫病人,尤其是血清抗体阴性者的免疫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法简便、快速,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加单枚cage手术方式进行干预,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选择其中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的术式;实验组采取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盘摘除+单枚cage植入椎间融合"的术式。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1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就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着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JO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0.05),实验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的评分都较高(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5.71%,两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是97.14%和100.00%(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加单枚cage治疗单侧发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康复快、植骨融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及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住院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多,这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压力,对护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患者早日获得全面康复,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二区采用让精神病患者参与病房管理的护理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癌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患者20例,其中12名男性,8名女性,年龄26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以上患者13例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胃淋巴瘤组胃切除或大部切除,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3例,回盲部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患者4例.结果:全组20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20),50%(7/14),42.9%(3/7).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般占到胃恶性肿瘤的0.5%~3%,主要是继发于胃癌的胃恶性肿瘤,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占40%~60%的,其在胃癌鉴别诊断是很难辨别的.  相似文献   
57.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抗氧化状态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tress)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热卡饮食饲养8wk制备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小檗碱组(BER组)、Alpha-硫辛酸组(ALA组)和模型组(MOD组),各组以相应的药物干预4wk。另设正常组(NOR组),予普通饲料喂养,不予药物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胰岛素敏感性(ISI)。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观察药物对大鼠氧化和抗氧化的影响。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肝脏组织中的ER应激标志物c-Jun氨基端激酶(c-junNH2-terminal kinase,JNK)和Phospho-c-Jun(Ser73)(p-c-Jun)的含量变化。RT-PCR方法测定肝脏组织ER应激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mRNA表达水平,以观察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ER应激的影响。结果与NOR组比较,MOD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BER组大鼠SOD、GSH-Px的活性较MOD组明显升高(P<0.01,P<0.05),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比较各组肝组织p-c-Jun/JNK的水平,MOD组较NOR组明显升高(P<0.01),BER组及ALA组较MOD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比较各组肝组织中GRP78mRNA水平,MOD组较NOR组明显升高(P<0.05),BER组及ALA组较MOD组均明显下降。结论小檗碱能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其抗氧化能力,改善其ER应激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ER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之p85亚基、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mg.kg-1)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小檗碱干预10wk,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檗碱干预后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干预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应可能与提高骨骼肌组织中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高糖诱导后NIT-1胰岛β细胞凋亡的改善情况,探讨小檗碱抗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培养基中加入高糖高脂及小檗碱共同培养24h后,比较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体外培养及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活力的影响;AnnexinV/PI双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IT-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bax和caspase-3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且胞质caspase-3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NIT-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bcl-2mRNA表达增高(P<0.01),而bax和caspase-3mRNA表达降低(P<0.01),小檗碱组胞质caspase-3表达亦降低。结论小檗碱抑制高糖高脂诱导NIT-1细胞的凋亡可能与其激活bcl-2和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0.
史小四  郭喆  叶林  强烈应  余磊 《医药导报》2008,27(12):1491-1493
[摘要]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对环氧化酶(COX)的选择性较差,不良反应明显,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一些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该文主要综述了COX 1特异性抑制药、COX非特异性抑制药、COX 2倾向性抑制药、COX 2特异性抑制药、选择性5 LOX/COX 2双重抑制药、COX 3倾向性抑制药等6类非甾体抗炎药中的代表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