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体部伽玛刀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PVTT)的有效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的原发性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分为两组,38例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3-10个靶点,单次剂量3-6Gy,2-5F/wk,照射总量30-50Gy.治疗计划中≥50% 的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PTV).40例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门静脉主干或(和)第1级分支内癌栓进行HIFU治疗3-7次,观察治疗后门静脉癌栓的变化、肝功能腹水的改善及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 治疗后1月评价疗效,伽玛刀组癌栓完全消失(CR)8例(21.1%),部分缓解(PR)10例(26.3%),无变化(NC)20例(52.6% );HIFU组完全消失7例( 17.5%),部分缓解14例(35.0%),无变化19例(47.5%).两组总有效率(CR+PR) 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P=0.702).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腹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时间6-30个月,伽玛刀组死亡19例,中位生存期11个月;HIFU组死亡22例,中位生存期10个月.结论: 体部伽玛刀与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疗效相似,均安全、无创伤、痛苦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对提高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实施规律放射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联合放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恢复性生活时间、性唤起时间、每月性生活频率,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两组干预后FSFI评分情况及干预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正常性生活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进行性生活时性唤起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每月性生活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女性FSFI评分中性欲、性唤起、性高潮及性心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g M、Ig G和Ig A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Ig M、Ig G和Ig A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对提高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促进早日恢复正常性生活,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免疫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显微操作针制作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制作转基因小鼠显微注射时所用移卵针,持卵针及注射针的最佳制作方案。方法:拉针仪运行不同的参数将薄壁硼硅玻璃管拉制成不同口径的显微注射针,分别用于移卵,持卵和注射。结果:用上述方法制作的移卵针,持卵针和注射针用于小鼠受精卵的显微注射,得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显微操作针是转基因动物制作中关键的工具,其针尖口径的大小,针尖的长度,弯度等与显微注射的成功率密切相关。探讨了显微注射所用各种针的制作方法,并归纳了显微操作针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PMSG与hCG给予剂量及时间对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注射时间给予PMSG和hCG对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2只F1小鼠分为6组,分别注射PMSG 5IU,10IU,15IU;48小时后分别注射hCG 5IU,10IU,15IU,然后与公鼠合笼;次日晨检查阴栓,阳性者当日10:30将受精卵冲出,计数受精卵数量.结果:在13:00注射5IU PMSG,48h后注射5IU hCG平均得到 29.3个正常可用于显微注射的2细胞卵.结论:在13:00注射5IU PMSG,48h后注射5IU hCG 是最佳的注射剂量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6例接受HIFU联合TACE序贯治疗和14例单纯行HIFU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HIFU治疗前43例(联合组32例,单纯HIFU组11例)甲胎蛋白升高,治疗后甲胎蛋白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HIFU治疗后CT或磁共振复查5例治疗区域呈典型的凝固性坏死表现。联合组的有效率为66.67%(24/36),优于单纯HIFU组的28.57%(4/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HIFU序贯治疗后CT复查碘油沉积率超过50%的有效率为64.71%(11/17),优于碘油沉积率等于或小于50%的45.56%(5/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肝癌具有协同作用。碘油沉积多者其HIFU疗效好。HIFU联合TACE序贯治疗可望成为部分肝癌患者的新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精选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对遗传学的教学必然提出新的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操作的实验能力,掌握现代遗传学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方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精心选择和设置具有代表性的4个遗传学实验,旨在使学员掌握基本实验技术,了解新的实验方法,培养学员的综合实验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曹玮  吴发伟  万毅  张洪新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30-1932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血清TSGF及AFP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9—50岁(平均40.9岁)。入选肝癌直径均〈5cm,其中30例为观察组,选择HIFU联合TACE治疗,其余3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单纯TACE治疗。TACE所用药物为5-氟尿嘧啶1.0g、表阿霉素30mg。分别检测术前、术后4周血清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进行比较。术后4周根据WHO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HIFU联合TACE治疗后患者血清TSGF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较AFP水平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CR+PR)21例,有效(SD)8例,无效(PD)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CR+PR)13例,有效(SD)12例,无效(PD)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SGF水平;血清TSGF对疗效的敏感性优于AF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转移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30例,通过全身麻醉、超声肿瘤定位进行HIFU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变化.采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HIFU治疗后CD3+、CD4+、NK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NK细胞杀伤活性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IL-2R的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U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转移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30例,通过全身麻醉、超声肿瘤定位进行HIFU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变化。采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HIFU治疗后CD3+、CD^+、NK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NK细胞杀伤活性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IL-2R的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U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巨大肝癌手术难度大,一般多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较差。本研究旨在评价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伽玛刀放射治疗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82例无法手术切除的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进行伽玛刀治疗,按照UICC分期(2002),其中R期21例,T3期33例,T4期28例,均为N0,合并有门脉癌栓(PVTT)35例,根据Chind—Pugh肝硬化分级,A级60例,B级22例,可见肿瘤体积(GTV)为(710±213)cm3,(510—1532)cm3,每次分割剂量4—8Gy,照射次数为(10±2)次(8—14)次,肿瘤剂量(50.4±5.8),每周2—5次。结果:11例患者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未能评价疗效,总有效率51%(36/71),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5%、24%和19%。T分期、门脉癌栓、TACE和分割剂量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Chind—Pugh分级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51,相对危险度:2.513)。结论:伽玛刀对于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Chind—Pugh分级是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