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医药卫生   36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脊髓纵裂(Diastematomyeli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因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不全所引起的脊髓先天性异常,表现为脊髓或马尾被一骨性或纤维性间隔纵向裂成为对称或不对称的两半。本病于1837年由Ollivie首次发现并命名,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脊髓畸形的4%~9%。关于脊髓纵裂的命名并不  相似文献   
32.
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后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3种不同术式:16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钢板或钉棒内固定;14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经弓根钉棒内固定;5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钢板、后路钉棒联合内固定。结果35例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X线显示病灶静止,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后凸畸型改善,其中合并脊髓损害15例,按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12例术后全部恢复到E级。结论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有利于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可避免或减少结核复发。  相似文献   
3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塞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是神经外科疾病救治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大面积脑梗塞是颅脑损伤病人临床少见的并发症.重型颅脑损伤一旦合并大面积脑梗塞,则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本院自1999年5月~2003年5月共收治此类病人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人髓核软骨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髓核软骨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种子细胞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髓核组织取材于3例脊柱侧凸行前路矫形手术者(年龄11~13岁),依次用0.25%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分离髓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F12培养液培养细胞,取传1~7代次细胞进行光镜、电镜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对细胞计数、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摄取进行比较,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的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信使RNA(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传3代之前的细胞形态正常,胞浆丰富;传4代起.部分细胞的形态逐渐向长梭形演化.与传1代细胞相比,传2、3代细胞数量增殖无明显减缓(P>0.05),传4代细胞第4天开始生长减慢(P<0.05),传5Ⅰ7代细胞第2天即较转1代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传1Ⅰ3代细胞的MTT摄取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传1代相比,传4代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5Ⅰ7代的差异更显著(P<0.01).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在传3代之前各代次的mRNA表达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传1代相比,Ⅱ型胶原从第4代起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聚集蛋白聚糖从第5代起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从传5代起髓核软骨样细胞开始表达Ⅰ型胶原:结论:髓核细胞传代后前3代细胞形态良好,增殖能力强,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良好,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5.
36.
37.
BCL—2蛋白在癫痫过程中海马细胞内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可诱导脑细胞的损伤与修复过程。BCL—2蛋白是具有介导多种细胞外信号保护细胞存活的重要的细胞浆蛋白之一。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马桑内酯(CL)致痫大鼠海马细胞中BCL—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L诱导癫痫发作海马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增高,发作6小时以内荧光指数(FI)(1.129±0.047,n=7)明显高于对照组(0.999±0.096,n=9),P<0.005,6~24小时组(1.026±0.065,n=3)及24小时以后组(0.982±0.043,n=6)FI回落,P>0.05。提示这种BCL—2变化可能对损伤和凋亡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孙晓宁  阮继刚 《宁夏医学杂志》1993,15(4):232-233,222
消化性溃疡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所引起的。近年研究表明,溃疡病与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目前已公认消化性溃疡是胃酸、胃粘膜防御机能减退和HP协同损害作用的结果,因而对溃疡病的  相似文献   
39.
1994年5月至1996年9月间,澳门镜湖医院心外科为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1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例。年龄60至83岁,平均70.8岁。术前心功能Ⅳ级者1例,Ⅲ级者4例,Ⅱ级者14例。本组病人手术搭桥62条,其中应用内乳动脉7条。术中同时施行主动脉瓣──机械瓣替换2例,同时施行二尖瓣整形术1例。无手术死亡。本文就(1)高龄老人搭桥手术与复苏;(2)逆行灌注心肌保护;(3)内乳动脉的应用;(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围术期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本院于 1 999年 5月开始应用安科公司生产的ASA - 60 2型脑立体定向仪开展CT监视立体定向血肿抽吸 ,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血肿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2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1 4例 ,年龄 41~76岁 ,平均 62 3岁。入院时均有血压增高 ,有明确高血压病史 38例 ,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基底节区出血 33例 ,丘脑出血 9例 ,其中破入脑室 1 1例 ,根据多田氏计算方式估算 ,血肿量约 30~ 80ml,平均 5 2 3ml。意识朦胧状态 7例 ,浅昏迷 2 1例 ,昏迷1 2例 ,脑疝 2例 ,均有偏瘫 ,病理征阳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