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研究通过构建含有两个丙型肝炎病毒(HCV)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Core133-142和El315-322)的多HCVCTL表位DNA疫苗,用其免疫小鼠,研究其引起的特异性CTL应答,以明确由多个HCVCTL表位基因编码直接连接构成的多CTL表位DNA疫苗,其各个HCVCTL表位是否能独立表达,引起各自相应的特异性CTL应答,且多个CTL的联合作用能否能增强总体的CTL杀伤效应,为构建有效安全的多CTL表位DNA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多CTL表位DNA疫苗诱导特异性CTL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构建多CTL表位DNA疫苗诱导特异性CTL应答。方法:将编码两个HCVCTL表位(H-2d)的基因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多CTL表位DNA疫苗。用其免疫BALB/c小鼠后,以经不同CTL抗原肽冲击的P815细胞(H-2d)作为靶细胞,进行CTL杀伤试验。结果:多CTL表位DNA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其编码的两种HCVCTL表位的特异性CTL免疫应答,且总的特异性CTL杀伤效应增强。结论:通过天然侧翼氨基酸相连的多个CTL表位为编码序列构建的多CTL表位DNA疫苗,不但能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各个CTL表位的特异性CTL应答,而且各特异性CTL应答的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强总的CTL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3.
乌司他丁抗衰老的免疫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抗衰老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衰老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乌司他丁。3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6、IL-8的含量;称重检测胸腺指数(TI)和脾脏指数(SI);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与CD8+T细胞。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小鼠血清SOD的含量升高,MDA的含量下降;血清IL-6、IL-8的含量降低;胸腺指数升高而脾脏指数无明显改变;血液中CD4+T细胞数量未改变,而CD8+T细胞数量升高,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可抵抗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可延缓胸腺萎缩,增加T细胞的数量,提示其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多CTL表位DNA疫苗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疫苗研制并为抗HCV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HCV J株基因组中,选取小鼠(H-2d)CTL表位基因序列,以pcDNA3.1(+)质粒为载体,构建相应的真核表达质粒,经肌肉免疫后,取受免疫小鼠血清和脾细胞,用ELISA及MTT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2和IFN水平及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2及IF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208±8.88)比(106±6.06);IFN:(179.5±2.52)比(90.5±2.52),P<0.05];实验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56比1.13,P<0.05)。结论:本实验构建的pcDNA3.1(+)/HCV CTL真核表达质粒,经肌肉免疫后可以使受免疫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提高,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5.
白藜芦醇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白藜芦醇的免疫调节功能进行研究,进而对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作进一步探讨。方法:采用动物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机体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高、中剂量的白藜芦醇能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而低剂量则无影响。各剂量均使抗体形成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增加。高、低剂量白藜芦醇不影响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中剂量白藜芦醇可以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白藜芦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小鼠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抗喉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白藜芦醇(Res)抗喉癌作用的研究,筛选一种新型的抗喉癌生物反应调节剂。方法:采用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经Res处理后的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建立喉癌小鼠模型,检测NK细胞杀伤率、刺激指数、抗体释放量及IL2、IL-8、TGF-β1和VEGF的含量。结果:Res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抑制Hep-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和G0/G1期阻滞现象;荷瘤小鼠生长状况改善,免疫功能增强。结论:Res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发挥抗喉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应用高纯度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P-HMG)和普通HMG分别与rFSH联用进行超促排卵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300例不育妇女,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后进行IVF-ET治疗。高纯HMG组(150例)使用高纯HMG与rFSH;普通HMG组(150例)使用普通HMG与rFSH。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后的临床指标:正常受精率、优胚数、囊胚形成率、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高纯HMG组HCG日的FSH值[(12.25±3.83)U/L]、Gn用量[(1 737.34±464.41)U]和Gn刺激天数[(9.51±1.36)d]均显著低于普通HMG组[分别为(14.36±4.83)U/L、(1 881.53±495.36)U和(9.85±1.59)d](P均0.05)。高纯HMG组的囊胚形成率(66.41%)、种植率(56.21%)、生化妊娠率(78.89%)及临床妊娠率(70.00%)均显著高于普通HMG组(分别为60.66%、41.94%、63.21%、58.49%)(P均0.05)。两组患者的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胚数、移植胚胎数及早期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VF周期中应用高纯HMG促排卵可以降低Gn用量、减少Gn用药天数,且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DNA CpG特征结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DNA免疫学特性的深入了解,人们对CpG特征结构在DNA免疫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初步的认识,本文就CpG特征结构的特点,免疫学活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58基因的表达。方法:提取PBMC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43例HBV感染者及11例正常对照的PBMCCD58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各组患者PBMCCD58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CD58mRNA水平与血清ALT、AS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准确定量检测基因的表达;乙型肝炎患者PBMCCD58基因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人源抗菌肽LL-37衍生物GLL-37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人源抗菌肽LL-37的特定氨基酸残基进行替换,获得衍生抗菌肽GLL-37,以增强其抗蛋白酶解能力和抗菌活性。方法:肽LL-37和GLL-37均由化学合成。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它们对6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在不同NaCl浓度下,它们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将LL-37和GLL-37与弹性蛋白酶共孵育后,通过对共孵育产物进行蛋白聚丙烯凝胶电泳和抗菌活性测定,研究它们抗弹性蛋白酶水解的能力。结果:GLL-37较LL-37对弹性蛋白酶的水解作用更具抵抗力。在高浓度NaCl下,GLL-37也较LL-37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结论:通过对LL-37氨基酸序列中特定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可增强其抗菌活性及抗弹性蛋白酶水解能力,获得的衍生肽GLL-37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