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超临界CO2提取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天茄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鉴定4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80%,其中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早熟素Ⅱ.结论: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脂肪酸类为主,占72.32%.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壮药九龙盘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九龙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ichrom Reli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 0.1%磷酸(4:9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6 ℃。结果九龙盘药材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08~0.56 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101.12%,RSD 2.20% (n=6)。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九龙盘药材的质量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荔枝草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荔枝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荔枝草中部分化学成分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荔枝草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受试菌株的MIC可低至3.1 mg/m1,具有明显抑菌作用;荔枝草中齐墩果酸和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抑菌效果.[结论]荔枝草抗菌作用的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齐墩果酸和2α,3β--二羟基-12-烯-[J]28--乌苏酸是荔枝草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4.
壮医认为,“毒”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毒虚致百病”是壮医对病因学最重要的概括,“解毒”是壮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壮医运用解毒法治疗疾病历史悠久,疗法众多,特色鲜明,很值得深入研究。1壮医解毒法的源流壮族地区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繁多,有毒的动植物不少,如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等等。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寄主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在最大吸收波长500nm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枇杷寄生与桃寄生的线性范围均为0.00750.0450mg/ml(r=0.9996);枇杷寄生与桃寄生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30.46mg/g、37.98mg/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96.78%。结论:两种寄主桑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枇杷寄生与桃寄生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6.
目前壮药教学开展的十分有限,壮药教学资源相对贫乏,建设壮药教学资源库,可以收集组织壮药科研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为壮药其它领域相关理论完善、教材的完备奠定基础。壮药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壮药优秀科研教学成果的总结梳拢,有利于壮药从业者学习了解行业新知识,新动态,有利于壮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
眼树莲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95%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为溶剂分别对眼树莲进行冷浸提取,得到各种溶剂提取物EE,AE,EAE,测定了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眼树莲各提取部位具有较强ABTS.+清除能力,最高清除率达88.97%,其ABTS.+清除率强弱顺序为EAE>EE>AE;对DPPH.清除能力较差,最高清除率仅达38.37%;以BHT为阳性对照,眼树莲各提取部位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BHT>EAE>EE>AE。结论:眼树莲乙酸乙酯部位(EAE)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江南星蕨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冷浸法得到江南星蕨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测定了3种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并用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ABTS)体系吸光值的变化研究它们的抗氧化能力。结果:3种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超过了80%,清除率最高可达96.11%。结论:江南星蕨不同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有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G.Don)Exell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AB-8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柱和Sephadex LH-20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龙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两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Ⅰ),人参皂苷Rb1(Ⅱ)。结论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南方荚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7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07%,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6.50%。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