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职业康复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整体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利用SWOT分析法,在识别我 国开展基于个人安置和就业支持的职业康复模式的内部环境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等因 素的基础上,利用SWOT策略分析矩阵组合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发展策略,即通过加强顶层制度设 计,强化社区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强化公众认识;重视人才培养,建立评价体系,完善激励补 偿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等措施,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支持性职业康复服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对有自杀风险的高危青少年进行针对性干预,评估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2所初中的初一和初二年级、2所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年级,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班级和对照班级.通过问卷筛查出有自杀风险的高危青少年210人,研究组101人,对照组109人.研究设计为add-on.研究组高危青少年除接受学校常规心理课程以外,另外接受20节团体认知行为课程,其父母接受青少年自杀预防宣教;对照组只接受学校常规心理课程,其父母不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自杀行为和相关因素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除研究组的敢于自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外(P=0.012),两组其他评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杀行为(P值分别为0.000、0.000、0.006)、最近1周和最严重时的BSI-CV(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得分(P值分别为0.000、0.003)、BDI(Beck抑郁量表)得分(P=0.000)、BHS(Beck绝望量表)总分及对未来感觉和动力丧失因子分(P值分别为0.015、0.040、0.020)均显著低于干预前,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主观和客观支持因子分(P值均为0.000)、ESAP(情绪智力技能问卷)的敢于自表(P=0.017)和压力管理因子分(P=0.042)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的自杀行为(P值分别为0.000、0.002、0.008)、BDI得分(P=0.000)均显著低于干预前,SSRS总分(P=0.042)及主观支持因子分(P=0.001)、SCS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因子分(P=0.009)均显著高于干预前;除研究组的客观支持因子分(P=0.013)和敢于自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最近1周的自杀意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8)外,上述其他指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干预方案能够改善自杀高危青少年的部分自杀行为和相关因素.目前干预结果提示我们应延长随访时间以便能够观察到最大化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3.
卞茜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Z1):72-73
1.精神卫生服务评估的公共卫生内容 1.1精神卫生服务评估的目的 近期文献示,理想的精神卫生服务应该是自主的、连续的、效率的、可得到的、综合的、合作的、效益的、可计算的、公平的,它不仅要根据循证医学的标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而且要根据科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充分地实现上述几项原则.而精神卫生服务评估的目的是要了解精神卫生服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事先预定的目标,从实用的角度而言,它要进行实验条件下新服务的产出研究(效益),调查已显示效益(实验条件下)的干预是否同时有效率,为将来的服务-投资决定提供证据,促进决策者重组服务(重新调整服务的结构),重复/推翻以前进行过的研究,调整或检验已作出的决定等等.  相似文献   
24.
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暴力作案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与暴力作案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使用暴力作案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CRRS-V)结合Rogers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R-CRAS)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等工具,对54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被鉴定人精神症状与暴力作案的特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精神病性症状同评定工具反映的多数作案特点以及鉴定时的表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作案时的环境辨认情况以及作案隐蔽性同精神症状间无明显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案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不能单凭某一因素对责任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5.
暴力攻击行为的生化与遗传学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和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生化、内分泌及基因遗传学因素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杨晶洁  谢斌  卞茜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149-1152
自杀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也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7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6.9%的美国高中生有过自杀未遂,自杀是美国10~19岁青少年第3位死亡原因[1]。在我国,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2];17.4%的初中生在调查前1 a内严肃地考虑过自杀,8.1%有过具体的自杀计划[3]。我国每年200万自杀未遂人口中有2/3处于15~34岁年龄段,且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心[4]  相似文献   
27.
精神科使用约束与隔离措施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在精神科使用约束与隔离措施的现状与改进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理测量的应用进行现状调查,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现实经验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总体抽样,对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的93家会员单位(包括专科医疗、非专科医疗、非医疗企事业和社会机构4类机构)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91家会员单位收回有效问卷。其中,53家单位设立有心理测量室,心理测量室分布市区多于郊区。4类机构之间在拥有心理测量室(χ~2=5.52,P=0.13)和心理测量工具(χ~2=8.74,P=0.45)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拥有心理测量师(F=4.77,P=0.03)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理测量室和心理测量工具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尤其心理测量师匮乏,更需加大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9.
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脑电生理学部分相关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部分神经电生理学基础。方法:以47例有官方暴力型违法乱纪记录的青少年为研究组,41例正常职业高中生为对照组,进行EEG、脑诱发电位测定。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EEG各项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V潜伏期延长(5.8±0.1/5.5±0.1,F=9.803,P<0.01),波III波幅显著降低(3.5±0.1/3.8±0.1,F=4.711,P<0.01);体感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缩短(104.4±6.1/124.4±6.6,F=4.386,P<0.05),P2波波幅显著增高(5.6±0.4/3.9±0.4,F=7.222,P<0.01);P300的靶P3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非靶P2波波幅暴力攻击组显著增高(P<0.01);脑电图各项指标与多项脑诱发电位指标之间相关。结论:暴力攻击行为青少年对外周刺激的感觉认知加工过程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30.
精神障碍者知情同意能力评估问卷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临床应用半定式知情同意评估问卷(SSICA),探讨影响精神障碍者知情同意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48例年龄18岁以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神经症的患者,入院72小时内收集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并于第0、2、6周用半定式知情同意能力评估问卷(SSICA)、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估患者的知情同意能力;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或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定其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统计分析知情同意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精神分裂症组SSICA分数明显低于抑郁和神经症组(p<0.001);(2)BPRS、HAMD、CGI及ITAQ总分与知情同意能力显著相关(p<0.05),ITAQ分有助于区分有、无知情同意能力(OR=1.73);(3)患者第0、2、6周的知情同意能力有显著差异(p<0.001);(4)知情同意能力还与患者的年龄、首次发病年龄及入院方式有关,而与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总病程及总住院次数无关。结论影响精神障碍者知情同意能力的因素是综合和多方面的,需要在评定时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